好山晴更好,霭空翠,拥楼西。正雨沐秋清,晨暾照射,云气初开。山外飞鸦数点,看玉虹、斜绕碧螺堆。几簇人家如画,槿篱野路桥低。
柴门鸡犬不惊猜。和气似春台。羡白叟黄童,顿深社鼓,稻满秋畦。误我虚名箕斗,叹镜中、华发早相催。休论无穷世事,满浮浊酒三杯。
【注释】:
①好山晴更好,霭空翠,拥楼西。——雨后初晴,山色更加青翠,云气缭绕,环绕在楼的西边。②正雨沐秋清,晨暾照射,云气初开。——雨后初晴,天空清澈,阳光照射,云气渐渐散开。③山外飞鸦数点,看玉虹、斜绕碧螺堆。——山外几只飞鸦盘旋飞翔,看那像玉带般的彩虹斜挂在碧绿的水面上。④几簇人家如画,槿篱野路桥低。——几户人家,如同一幅美丽的画作,小桥下是一片野路,桥很低。⑤柴门鸡犬不惊猜。和气似春台。羡白叟黄童,顿深社鼓,稻满秋畦。误我虚名箕斗,叹镜中、华发早相催。休论无穷世事,满浮浊酒三杯。——家门敞开,鸡鸣狗叫的声音也不害怕,好像春天的气息一样温暖。羡慕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和天真无邪的孩子,他们敲着鼓,田野上稻谷金黄。因为我失去了名利,所以感叹自己的头发已经花白。不必谈论无尽的世事,喝一口浊酒,心情就豁然开朗了。
【赏析】:
《木兰花慢》作于淳熙八年(公元1179年)中秋前后。此时作者闲居故乡,登高望远,触景生情,感慨万千。此词以写景起兴,借景抒情,抒发了词人对人生易老、时光流逝的无限感慨。
上阕写雨后山色之美。“晴更好”三句,描绘山色之妙:雨过天晴,青山更显得郁葱秀丽;云雾缭绕,山峦时隐时现,好似仙境一般;日出东方,霞光四射,照得山间云气逐渐消散。这三句不仅写出了雨后的山色之美,而且把一个“好”字用得淋漓尽致,为全词定下了基调。“几簇人家如画”,既写出了山外的景色,又烘托出山村的宁静与美好。“槿篱野路桥低”一句,既表现了山村的静谧,又表现出作者的惬意之情。下阕写村中生活情趣。开头两句,描写了山村生活的和谐安宁。接着,作者由眼前景象联想到自己的处境,感叹岁月无情,自己已到知天命之年。结尾三句,作者以饮酒解闷的方式,表达了自己旷达的心态和超脱尘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