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鉴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祜。 以下是诗句和译文: 1. 题沈启南西林唱和 - 这首诗是张祜为他的诗友沈启南所作,以西林为背景进行唱和。 2. 故人访我来长洲 - 我的老朋友来访我,我们来到长洲这个地方。长洲是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 3. 半道却入西林游 - 我们在路上突然决定去西林游玩。"却入"表示转折,"西林"是一个地方名,位于今天的四川省峨眉山。 4. 西林萧萧倚绝壁 -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描绘了重阳庵的景象和作者的游历体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我游重阳庵,不见重阳子。 > ——我前往重阳庵游玩,却未见重阳子(传说中的仙人)。 > 丹成飘然与世辞,骑龙遨游太清里。 > ——丹术成功之后,他潇洒地告别了尘世,骑上龙去遨游在太清界域。 > 三山等鳌簪,四海犹杯水。 > ——三座山峰如同插在鳌头上的簪一样,四海就像一杯水那样渺小。 >
诗句:岩岩者大石,奇观人所诵。 译文:巨大的岩石矗立在那里,真是令人惊叹的美景,人们常常赞叹不已。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岩石的雄伟与美丽。诗人通过对岩石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才情和审美眼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注释】姑苏:苏州古称。桃李花:指春天里盛开的花朵,也比喻美好的事物。风吹雨批成泥沙:形容风力强大,雨水冲刷后泥土混入水中变成泥浆。离群客子:指那些孤独漂泊的游子。正无赖:正在自得其乐,无所顾忌的样子。咨嗟:同“叹息”。美人:这里指作者所怀念的人。娄江:即吴淞江,是一条流经苏州的河流,位于今上海市。杜若:一种香草名。青青:茂盛的样子。芳洲:指美丽的水边沙洲。青林:浓密的树林。春莺:春天的鸟。嘤嘤
【注释】 许子厚:名不详,字子厚。约游石湖:与子厚约在石湖游玩。余以事沮(jǔ)之:因为我有事而阻止了这次出游。 诗:这里指诗歌。谢:向子厚道歉。 【赏析】 这是一首写约友游石湖的诗歌。作者因公私杂事耽误了与友人游石湖的良机,于是写了这首诗给子厚。全诗从游石湖这一中心落笔,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之情,同时寄寓着作者对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开头两句点题,“石湖”是西湖的别称
【注】竹、亭:指竹和竹制的建筑。万竹:形容竹丛茂密。连高岗:指山岗上长满了竹子。俪美(liè měi):并列美好。潇湘与清渭:《楚辞·九歌》中有“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之句。此指洞庭湖和渭河。崖光谷色:山峰和山谷的光影交错,相映成趣。石涧:指岩石形成的山涧,潺湲(chán yuān):水声如琴瑟悠扬。鹧鸪(zhè gū):鸟名,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暝(míng):昏暗不明。蛟龙
【题解】本诗选自《国朝诗集》卷七。此诗为赠可庵老人的一首,赞扬了写竹高手的笔法及其成就,并借以抒发对友人的敬慕之情。 【注释】国初:国家初创时。王舍人:唐代著名画家王维(字摩诘)。风流太常:唐代画家张僧繇。后因称擅长绘画的人物。继其后:继承其人。后指画竹名家。片纸:指画竹子的纸。争购:竞相传抄。可庵老人得:指王维、张僧繇等大师将画竹技法传于后人。声价在人尤赫然:声名显赫,声誉卓著。江南贤豪
这首诗的原文是:“河水汤汤向东注,垒土横河障波住。往来舟楫恒苦停,首尾相衔才得渡。车声辚辚绠痕急,船头向天如欲立。龙门一跃直下来,滩声雷吼鲛人泣。” 译文: 河水汹涌东流不息,河岸上修筑了高高的堤坝来阻挡水流。来往的船只总是在岸边停留,只有当船只连接起来才能过河。车轮滚动的声音和绳索勒断时的声音都显得急促,船头似乎想要冲破天空。船只猛地跃起直接冲下河床,溅起的水花和波浪的声音让水族生物感到惊恐
【注释】 1. 君家:指汝方,汝方是作者的好友。山楼:指山中之楼,山上有画楼,此句写其居处幽静如画。 2. 扫尽:形容山景清丽。入毫素:进入纸笔之中,用墨色勾勒。 3. 扁舟:小船。六月溯江而上,逆流而游,可见其行船之急。吴江:即吴淞江,在今江苏苏州市附近。 4. 丹邱主者绣衣人:以丹邱、绣衣为典故。《列仙传》卷八:“赤松子好吹凤笙,游于紫霞之野,至昆山山,炼丹于峰石之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渡奔牛闸》。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1. 下河水低上河漫,春雷吼闸奔流悍。 - “下河水低上河漫”描绘了下游河水水位较低,上游河水泛滥的情景。 - “春雷吼闸奔流悍”形容春雷声势浩大,水闸门被冲开,河水奔腾汹涌。 2. 鼓声鼕鼕催发船,百丈牵连若鱼贯。 - “鼓声鼕鼕催发船”描述鼓声催促船只出发的场景。 - “百丈牵连若鱼贯”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前后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