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初写竹王舍人,笔端生动妙入神。
风流太常继其后,片纸一出人争取。
可庵老人得此传,声价在人尤赫然。
江南贤豪动百数,家家屏障生风烟。
前年寄我雪竹图,天地惨淡云模糊。
大枝横斜小枝亚,金鞭击折青珊瑚。
今年写竹吴江见,写出千人万人羡。
鸾凤盘空云日翻,蛟龙出海风雷变。
鹧鸪无声锦瑟稀,湘娥披云未遮面。
老人老人勿自珍,笔力转多方绝伦。
高山流水志有在,莫谓识面无其人。
【题解】本诗选自《国朝诗集》卷七。此诗为赠可庵老人的一首,赞扬了写竹高手的笔法及其成就,并借以抒发对友人的敬慕之情。
【注释】国初:国家初创时。王舍人:唐代著名画家王维(字摩诘)。风流太常:唐代画家张僧繇。后因称擅长绘画的人物。继其后:继承其人。后指画竹名家。片纸:指画竹子的纸。争购:竞相传抄。可庵老人得:指王维、张僧繇等大师将画竹技法传于后人。声价在人尤赫然:声名显赫,声誉卓著。江南贤豪:指当时的一些文人雅士。动百数:引起众多人的注目。家家屏障生风烟:形容家中装饰着竹子。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赞美写竹名家的绘画技艺。诗的开篇,作者就点出“国初”这个时间概念,意即国家刚刚建立之时,接着指出有几位画家是当时写竹的高手。诗人把王、张二人与王维、张僧繇相提并论,赞颂他们笔端生动妙入神。接着又提到“风流太常继其后”,表明画竹名家的技艺已经流传下来,由王、张二人传向后来者。这里“后”字下得很妙,既暗示王、张二位已不在人间,也暗寓了作者自己也是后来者之一。然后说“片纸一出人争取”,说明这些名家作品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和争相摹仿。
以下四句写可庵老人继承了前辈画家们的技艺,名声更加显赫。“江南贤豪动百数”,说明他的名气很大,能感动众多的读书人,甚至使人们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竹子。这四句诗,通过夸张手法,突出表现了写竹名家的画技之高超,以及他在当时社会的影响之大。
最后四句诗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图画:鸾凤盘空云日翻,蛟龙出海风雷变。鹧鸪无声锦瑟稀,湘娥披云未遮面。这两句诗,用拟人化手法,赋予画中物以生命,更增添了画面的神采,令人叹为观止。
末四句则表达了对可庵老人才华横溢、技艺高超的赞美。“勿自珍”三字,既是劝勉朋友的话,也是对自己谦虚谨慎态度的一种体现。而“笔力转多方绝伦”一句,更是高度概括了可庵老人精湛的画技。
全诗语言流畅优美,意境高远清丽,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