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宝
【注释】 ①次:指刘用熙。次白岩,在今湖南湘阴县东。②友道久寥落:指与好友交往之道已久而寂寞冷落。③每叹知音希:每时每刻都感叹知音太少。④伐木歌:指《诗经?卫风·伐檀》中的“彼君子兮,不素餐兮。”⑤山蹊:山间小路。⑥数公:指刘用熙的同僚。⑦惠我以明德:给我以光明正大的道德。8不啻(chǐ吃)食与衣:不啻,犹言何止、何止如此。食与衣,喻指恩惠。9尚论古之人:尚,还;尚论,犹言评论。古代的人
【诗句翻译】 林泉家庆歌 林泉是地名,地官是诗人,诗是给外姑的寿词。 谁是谁家的舅子呢?是地官的妻子,也就是外姑的儿子。 五兄弟都很有才,女子子孙比他们还要强。 老太太的寿命正好很康强。 院子里满是玉树芝兰花,庭院里到处都是松柏和梧桐树。 塘庄第宅相连接,板舆胜日相周旋。 四时和气入盂鼎,山果甘脆江鱼鲜。 向来家法主母贤,诸郎承业今蕃延。 诗书礼乐久成习,长似林泉未老年。 百年志体真两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从诗的标题、注释和诗中每句诗句,抓住重要语句进行分析,同时还要借助于已知内容或相关常识进行分析。此题要求对这首诗进行赏析,注意从思想内容、语言特点、手法运用及情感表达三方面考虑。此首七律,前六句写与朋友别离时的伤感之情;后两句则写自己因怀念朋友而作的诗。“华司勋”是作者对好友的尊称,他才华出众,德才兼备,在朝廷中享有崇高的声誉
赠刘用熙次白岩 江水日夜流,春来两涯满。 君家钓矶边,直钩自昏旦。 争席者何人,忘机不知谴。 登高望中原,周道元坦坦。 启蓍得明占,山水互成蹇。 八音正谐和,还爱磬立辨。 商歌尽离骚,反和谁子善。 虞陛垂衣裳,孔庭进瑚琏。 青云乃君宜,野处无乃舛。 知音满乾坤,有力竞推挽。 伤哉附势繁,尚矣言利罕。 衡门闭青春,矻矻事修纂。 回思白岩诗,同心利金断。 我怀如白岩,闻诗色堪赧。 我昨造君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与理解。解答时可借助课内注释来理解诗句内容,然后结合注释和注解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九江赠冯地官”,点明赠诗的缘由。“东曹故人东道主”一句,交代了赠诗的对象,即老朋友冯地官;“今雨相逢如旧雨”一句,表达了作者和朋友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 “江边新阁速我登,坐阅千帆集烟渚”,写友人在江边新楼邀请作者同登高阁赏景,并观赏到众多舟船云集烟渚的情景。
诗句释义: 1. 何安人,字莫母,号寿莫母,唐代诗人。 2. 竹鹤之曾孙,指何安人的家族世代都是文人雅士,有高尚的品格。 3. 闺门尚有清风存,形容何安人的家族在古代社会有着良好的家风。 4. 来归驾部甫三七,又七寒暑哀声闻,何安人在晚年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度过了许多年头。 5. 哀声未已贤声起,寂莫深帏谢罗绮,何安人虽然年老体衰,但依旧保持着优雅的气质和高尚的品质,令人敬佩。 6.
《雪中题陈工部画用苏韵》是明代著名诗人邵宝所作,表达了对画作的赞赏及对画家陈工部技艺的钦佩。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马蹄踏遍秋风叶,客怀还赏长安雪:描述了一幅画面中的秋天景色,马匹在秋风中行走,落叶满地,而诗人则在这寒冷的季节里,观赏着如雪般的长安美景。 2. 焚香小院对此图,此人此景俱清绝:诗人在小院中焚香静坐,欣赏着眼前的画作,这幅画中的人和景都显得如此清新脱俗。 3.
【诗句解读】 1. 采诗先生笔如铁,铁作拄杖如持节。 - "采诗":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采集民间的歌谣。 - "笔如铁":比喻其文笔犀利,如同铁一般。 - "铁作拄杖如持节":形容其用铁笔作为手杖,象征着权威或责任。 2. 楚江东西往复还,老兴相追几年月。 - "楚江":指长江,古时楚地的一条大河。 - "往复还":来回移动,这里指诗歌在江边来回吟咏。 - "老兴相追几年月"
【注释】石田老人:指元代画家、诗人黄公望,号“无用师”。观物:观察自然景物。体物语:描写景物的诗。化工:形容黄公望的画技高超,能够把万物造化表现得如此逼真。毫发:比喻细微。天机:自然的规律,也借指黄公望的画法。红红紫紫:形容花的颜色鲜艳繁多。四时法:指花草树木四季开花结果的不同变化规律。国宾:指帝王之臣。神交:意气相投,精神上彼此交流。小亭燕坐:在小亭中闲坐。无言中:心中默诵。池鱼庭草
这首诗是苏轼为许昌言员外题画而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两峰先生癖山水,游遍江南犹未已。 注释:这里的“两峰”可能是指画家郭熙(字子明)的号“两峰”,他擅长山水画,因此被称为“两峰先生”。他的山水画技艺高超,游遍了江南各地仍未满足。 偶披此画爱郭熙,一段风烟在屏几。 注释:苏轼偶然看到郭熙的画作,被其中的风景所吸引,仿佛置身于画中的风风雨云之中。 澄湖东流中有梁,转盻却似孤山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