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顺
【注释】 清平:指北宋时期,宋仁宗赵祯在位期间。 两骑驰驱:指两位骑马的使者。 相问故迟迟:互相问候,但彼此都迟疑不决。 故人:旧日的朋友。 正月音来二月知:新年到来的喜讯。 执政:指宰相。 文彦博:北宋初年名臣,曾为枢密使。 除书:委任状。 属:寄予。 【赏析】 此诗作于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冬,写诗人在京城途中偶遇一位从京城来的信使,询及自己家乡的情况。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押韵整齐
这首诗是明朝官员孔贞运所作的《双流大尹赠都御史孔公遗爱》诗。下面我将对这首诗的逐句进行解读和赏析: 1. 霄汉飞腾见羽毛,花封抚字不辞劳。 - “霄汉”指的是天空,这里比喻高远的境界;“飞腾”表示迅速提升,形象地描绘了孔公仕途上的迅猛上升。“羽毛”在这里比喻才能或名声,象征着他的才华得到了认可。“花封抚字”则是指得到恩赐和提拔,“不辞劳”表示他乐于接受这样的荣誉和责任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陈著,题目为《寄题圣泉》。 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解析: - 一脉灵泉妙莫寻,倏然清浅倏然深。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流淌在山间,它时而显得清澈见底,时而变得深沉。这里用“一脉灵泉”形容小溪的清澈与纯净,而“妙莫寻”则表达了诗人对这自然美景的赞叹和感慨,无法寻找到它的踪迹。 - 痕从石鼓知消长,源出青山自古今。 这句诗描述了小溪的源头,它源自青山
纂修出饯遇雨因柬翠渠话别从容溪水湄,东风料峭雨垂丝。 杯倾竹叶微成醉,手折梅花便有诗。 道路倭迟山不断,阳春流动物先知。 同行喜得聆清论,天与斯文一段奇。 注释: 编纂整理出饯行之宴时遇到下雨了,我于是给翠渠写信。 在送别的宴会上我从容不迫地坐着,东风吹来寒意料峭,细雨如丝般垂落。 酒杯倾倒竹叶酒后微感醉意,手中折取一枝梅花即兴赋诗。 路途遥远而山势连绵不断,春天的阳光温暖大地万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德裕的作品,名为《双流遗爱》,描述了双流祠的遗迹和历史,表达了他对双流祠的敬仰之情。 首句“制锦遗芳直至今”,意为制作锦绣的技艺已经传承至今,仍然保持着它的芳香。这里的“制锦”指的是古代的工艺技术,而“遗芳直至今”则表示这种技艺一直流传到今天。 次句“双流祠宇倚云林”,描述的是双流祠位于云林之中,与周围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这里的“双流”指的是两条河流交汇的地方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我们逐句解释: 1. 过瓮城河,两岸人烟草木多,东风匹马瓮城河。 - 这句话描述了诗人经过瓮城河边的场景。 2. 桥横百尺平如砥,山倒千峰翠似螺。 - 这两句描绘了瓮城河上的桥梁和周围的山峦。 3. 古迹已随城剥落,奔流长与石冲磨。 - 这两句表达了对古代遗迹和自然景观变迁的感受。 4.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垆锤风水事非难” 关键词:垆锤(古时一种用于烧火的风箱),风水(自然地理环境),不难(不困难)。 注释:诗人通过提到使用风箱(垆锤)来比喻面对困难或挑战,认为这些是可以轻松应对的问题。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面对任何困难都能从容不迫的态度。 2. “老我羞弹贡禹冠” 关键词:贡禹(西汉时期的一位贤臣,曾自请辞去官爵),羞弹(感到羞愧而不愿弹起),冠(帽子)。
【注释】: 1. 黔阳宝山书院:在今湖南黔阳县。 2. 唐贤节义动荆蛮,宋令儒经政所关:唐贤指唐代名臣诸葛亮,他在荆州一带推行儒家学说,使当地的少数民族深受感动,因此有“节义”之说。宋时以儒学治国,所以此处说“儒经政所关”。 3. 百世声华青简上,一区祠宇翠微间:百世指代诸葛亮的后代,声华指名声和荣誉;青简指诸葛亮的《出师表》,这里用来形容诸葛亮的名声和荣耀;一区指书院所在地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作答思路,概括答案要点。“途中柬翠渠”是第一句,点明题意,交代了诗人因事而出行,且在途中与朋友相约的缘由:“作郡无能忽六期,公家移檄费驱驰”,第二句点明了时间:作者任太守六年多,公务繁忙、奔波劳碌(或“忙碌不堪,为国奔忙”):“江山助我诗何补,日月催人老不知”
这首诗是明朝文人杨慎的名篇,诗题“题黔阳宝山书院”,描述了他在黔阳宝山书院游览时的感受。 下面是逐句翻译: 1. 白鹿遗风挽易回,黔中书院为重开。 - 白鹿:比喻贤能之人。白鹿遗风:指贤德之风流传下来。挽易回:挽回或振兴。黔中:贵州省的中部地区,这里是以地命名的地方志。书院:古代学校,这里特指宝山书院。 2. 纲常大义无终极,道学真源有自来。 - 纲常:即封建社会的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