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贤节义动荆蛮,宋令儒经政所关。
百世声华青简上,一区祠宇翠微间。
鸢飞鱼跃天高下,月白风清鹤往还。
想像仪刑增敬仰,瓣香何日许跻攀。
【注释】:
- 黔阳宝山书院:在今湖南黔阳县。
- 唐贤节义动荆蛮,宋令儒经政所关:唐贤指唐代名臣诸葛亮,他在荆州一带推行儒家学说,使当地的少数民族深受感动,因此有“节义”之说。宋时以儒学治国,所以此处说“儒经政所关”。
- 百世声华青简上,一区祠宇翠微间:百世指代诸葛亮的后代,声华指名声和荣誉;青简指诸葛亮的《出师表》,这里用来形容诸葛亮的名声和荣耀;一区指书院所在地,翠微是形容其位置在翠微峰下。
- 鸢飞鱼跃天高下,月白风清鹤往还:鸢飞鱼跃,比喻书院里的学者们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天高下,形容学者们胸怀壮志,敢于向高处挑战;月白风清,形容书院的环境优美宜人;鹤往还,形容学者们的学问渊博,像鹤一样高雅。
- 想像仪刑增敬仰,瓣香何日许跻攀:想像仪刑,指想象诸葛亮的形象;仪刑是一种崇高的礼仪,表示对诸葛亮的尊敬;瓣香,指献上香火;跻攀,意为攀登、向上发展。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咏黔阳宝山书院的诗作。诗人通过对书院的历史渊源、建筑特点和文化氛围等方面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书院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未来学子的美好寄望。
首联“唐贤节义动荆蛮,宋令儒经政所关”,通过赞美诸葛亮的节义和儒家经学对政治的影响来表达对书院的敬仰之情。诸葛亮在荆州一带推行儒家学说,使得当地的少数民族深受感动,因此有“节义”之称。而宋朝以儒学治国,也使得书院成为了儒家文化的传承之地。
颔联“百世声华青简上,一区祠宇翠微间”,则进一步描绘了书院的建筑特点和文化氛围。百世声华指代诸葛亮的后代,他们的声誉和荣誉都记载在青简之上。而一区祠宇则是书院所在地,四周被翠绿的树木环绕,环境优美宜人。
颈联“鸢飞鱼跃天高下,月白风清鹤往还”,则通过描绘鸟儿和鱼儿在天空中的飞翔和水中的游弋,以及明月和清风下的鹤鸣,来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些自然景色与书院的学术氛围相得益彰,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学习和思考的环境。
尾联“想像仪刑增敬仰,瓣香何日许跻攀”,则表达了诗人对书院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想象诸葛亮的形象,可以增加我们对他的敬仰之情;而希望未来学子能够如同参天大树一般茁壮成长,则是对书院学子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描绘书院的历史渊源、建筑特点和文化氛围等方面的细节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书院的敬仰之情和对未来学子的美好祝愿。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一定的哲学思想和人生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