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那忍别旌旄,心易生蓬鬓易蒿。
千里树云愁外杳,百年山斗望中高。
公权笔正心先正,太白诗豪酒亦豪。
不但外台纲纪重,清风仍旧满西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次林大用见寄韵同翠渠作》。
相逢那忍别旌旄,心易生蓬鬓易蒿。
千里树云愁外杳,百年山斗望中高。
公权笔正心先正,太白诗豪酒亦豪。
不但外台纲纪重,清风仍旧满西曹。
注释:
- 相逢那忍别旌旄:相逢时不忍分别。旌旄,古代帝王的仪仗。
- 心易生蓬鬓易蒿:形容心情烦躁,如同蓬草和蒿草一样。
- 千里树云愁外杳:形容远处的树木在云雾中显得模糊不清。
- 百年山斗望中高:形容山峰高大,可以仰望到云端。
- 公权笔正心先正:比喻公正的书法才能端正人的内心。
- 太白诗豪酒亦豪: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诗才如酒一般豪放。
- 不但外台纲纪重:不仅仅是对外的官职和职责重要。
- 清风仍旧满西曹:意味着清廉的风气仍然充满整个西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王之涣与友人相见,感慨万分,不愿分离,但又不得不离别。他在诗中写道:“相逢那忍别旌旄,心易生蓬鬓易蒿。”表达了与朋友相见却又要分别的痛苦情感。他感叹道:“千里树云愁外杳,百年山斗望中高。”描绘了一幅远山云雾缭绕、高山耸立的画面,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公权笔正心先正,太白诗豪酒亦豪。”赞美了朋友的才华和品格,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