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郡无能忽六期,公家移檄费驱驰。
江山助我诗何补,日月催人老不知。
青眼难忘东道德,白云常动北堂思。
旧时松菊荒芜久,相约投簪莫更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作答思路,概括答案要点。“途中柬翠渠”是第一句,点明题意,交代了诗人因事而出行,且在途中与朋友相约的缘由:“作郡无能忽六期,公家移檄费驱驰”,第二句点明了时间:作者任太守六年多,公务繁忙、奔波劳碌(或“忙碌不堪,为国奔忙”):“江山助我诗何补,日月催人老不知”,第三句写自己的无奈和无奈之情,表现了诗人的悲叹。最后两句是写自己的心情:自己虽然年迈,但志向未衰。“相约投簪莫更迟”,表明自己决心不改初衷,要继续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
【答案】
译文:
我在任上没有做出什么成就,突然之间又过去了六期,公务繁忙、奔波劳碌。江山美景帮助了我什么?岁月催人老去,我却不知道。我常常想起东晋的谢安,白云常动北堂思。我过去在家乡种松树种菊花已经很久了,现在想回家乡已经不可能了。我们约定好了,以后不要再做官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时写的一首七绝。开头两句说:我在当太守的时候并没有做出多少成绩来,转眼间又过了六年多。这里既表现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也表达了自己对自己政绩平平的自谦之词。中间两句说:这江山美景又能帮上什么忙呢?我眼看着日子过得飞快,却还是一事无成,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是说自己对政事无能为力,感到十分苦闷。最后两句说:我常常想起东晋的谢安,他的风采和才华至今依然令人赞叹不已,他经常把白云放在堂中以寄托自己的情怀。可是如今我已年迈,已不能再像他那样驰骋疆场了,只能在家乡闲度残年了。最后两句是说自己对官场的失意,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相约投簪莫更迟”是全诗的重点,也是感情最强烈的一句。在这里诗人表示自己决不改变初衷,要继续努力,实现自己的意愿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