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
【注释】 1. 放萤怨:以萤火虫自喻,抒发人生无常、光阴易逝之感。 2. 架中科斗万馀卷:形容藏书丰富,数量众多。 3. 一字千回重照见:形容书籍内容深刻,需要反复阅读才能领悟。 4. 青云杳渺不可亲:形容理想高远,难以实现。 5. 开囊欲放增馀怨:表示失望和遗憾,想要释放心情却增加伤感。 6. 仲舒漫不窥园井:比喻读书人对世事漠不关心,只是埋首于书堆之中。 7. 那将寂寞老病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描述了作者在洛北野泉上煎茶的情景。 第一句“粉细越笋芽”,意思是说茶粉细腻如越笋的芽尖,形容茶汤的颜色和口感。 第二句“野煎寒溪滨”,意思是在寒冷的溪边野外煎茶,表现了煎茶的环境。 第三句“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意思是担心违背了灵草的特性,所以一切都用手亲自操作。 第四句“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意思是用石头敲打来获取新鲜的火候,避免泉水中的鱼腥味。
七夕歌 星寥寥兮月细轮,佳期可想兮不可亲。 云衣香薄妆态新,彩軿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将极,妖红惨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旧机,歇着金梭思往夕。 注释: 1. 星寥寥兮月细轮:星星寥落,月亮细长如轮。 2. 佳期可想兮不可亲:美好的约会令人期待,却无法接近。 3. 云衣香薄妆态新:穿着轻盈的衣裳,妆容精致。 4. 彩軿悠悠度天津:彩绘的车驾缓缓行驶过天津。 5. 玉幌相逢夜将极:在月光下相遇
注释: - 刹利王孙字迦摄:指一位名叫迦摄的刹利王。 - 竹锥横写叱萝叶:以竹制锥子在纸上书写,描绘了叱罗树叶的样子。 - 遥知汉地未有经,手牵白马绕天行:遥想中原大地尚未有经书,于是手牵着白马,环绕天空而行。 - 龟兹碛西胡雪黑,大师冻死来不得:指的是龟兹沙漠中的西胡人,他们穿着黑衣,像雪一样白,而大师却在寒冷中冻死了。 - 地尽年深始到船,海里更行三十国:经过漫长的旅程
病僧二首 空林衰病卧多时,白发从成数寸丝。 西行却过流沙日,枕上寥寥心独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言史的作品《病僧二首》之一。诗中表达了一位僧人在空林中因病卧病,岁月已久,白发如丝的情感状态。他向西行走,穿越沙漠,经历了漫长的旅程。夜晚来临,他躺在简陋的床上,只有孤独的心灵与自己相伴。 第一句“空林衰病卧多时”,描绘了僧人在空旷的林中因年老体弱而卧病的情况,突出了他的孤独和无助
玉京词 绝景寥寥日更迟,人间甲子不同时。 未知樵客终何得,归后无家是看棋。 赏析: 《玉京词》是唐代刘言史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通过描绘诗人对世间景象的独特观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到见解。 首句“绝景寥寥日更迟”,描述了诗人所见的自然景色及其与时间的关系。在这里,诗人用“绝景”一词,表达了他对这个世界的独特感知和理解。而“日更迟”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全诗如下: 扰扰浮生外,华阳一洞春。 道书金字小,仙圃玉苗新。 芝草迎飞燕,桃花笑俗人。 楼台争耸汉,鸡犬亦嫌秦。 愿得青芽散,长年驻此身。 逐句释义: 扰扰浮生外,华阳一洞春。 扰扰:纷扰,这里指人生的纷扰。浮生:尘世的人生。华阳:道教传说中的地名,此处借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一洞春:形容春天的景色美好。 道书金字小,仙圃玉苗新。 道书:道教书籍。金字:金色的书页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意;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如内容上,分析诗歌的主旨、情感等;语言上,分析诗歌的手法、风格等;结构上,分析诗歌的结构形式、表现手法及思想内容等;鉴赏时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来分析。 “南越逢初伏,东林度一朝”,首联交代了诗人在岭南广州王园寺的伏日所感之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桂江逢王使君旅榇归 注释:在桂江(即漓江)遇见王使君,王使君的灵柩正在返回故乡。 译文:在桂江(即漓江)遇见王使君,他的灵柩正在返回故乡。 赏析:诗题“桂江逢王使君旅榇归”,点明了诗人与王使君相遇的时间、地点及事件,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离别。诗中“故人丹旐出南威”,是说旧友王使君离开南方时,所乘的车马上插着红色的旗帜。“少妇随丧哭渐归”则描绘了王使君的妻子在送葬途中哭泣的情景。“遥想北原新垄上
【注释】 喷沫:指用嘴吹出的水花,这里指喷香水。团香小桂条:桂花的香气被团在一起,像一条小桂条。弄影:指在月光下弄出影子。玉鞭:指皇帝用的玉制马鞭(即玉柄的马鞭)。兼:同时。霍嫖姚:指汉武帝时的骠骑将军霍去病,他曾以“飞燕”之姿和“龙韬”之才闻名于世。禁:指宫门。碧蹄声碎五门桥:指马蹄声如碎玉般清脆,撞击在五门桥上。【译文】桂花的香气被团在一起,像一条小桂条。玉鞭同时赐给霍嫖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