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恩
【解析】 此题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和全诗内容理解诗歌大意。注意抓住关键句理解诗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情感。 【答案】 ①“昨赋寄谢石川银台二律误传司寇顾箬翁”中的关键词为:昨、赋、寄、谢、石川银台、二律、误传。意思是说昨日我写的《寄谢石川银台二律》被误传为是司寇顾箬翁所吟,这是诗人的谦辞; ②“宿德还钦藻思新,大篇短咏尽天真”中的关键词为:宿德、还钦、藻思、新、大篇短咏、尽、天真。意思是说
这首诗是作者在庚戌年仲夏赴召北上时写给张子舟的,表达了他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江舟话别年惊换”,意为在江船上与张子舟告别,岁月如流水般地匆匆而过,让人感到惊讶。这里的“话别”指的是分别,而“惊换”则是感叹时光的快速流逝。 第二句“驿骑传书意更真”,意为通过驿马传递书信,使得消息更加真实可靠。这里的“驿骑传书”指的是通过驿站传递书信
【注释】 约我:邀请我。杭城:杭州。清游:游览名胜。兹兴:此意。百不留:不留。天台: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浮丘:山名,在今江西省。筇(qióng):一种竹制手杖。屐(jī):木底的鞋。三高:即“三高寺”,在江西。八咏楼:楼名,在庐山上。屈子:屈原。子长:指《离骚》。夷犹:犹豫不定。 【赏析】 这是作者与友人相约同往杭州游玩时作的诗。诗人先写自己的出游之意和心情,然后写朋友邀其远游
以下是对这首《和答王舜钦送别诗韵二首》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 1. 野性从来水石间:表达了诗人自小生长在自然之中,与水石为伴,性情自由自在。 2. 仕途只觉病躯难:暗示诗人在官场中感到身体不适,难以胜任职务。 3. 种放误教徵北阙:种放可能是指古代的一位贤者,被误认为适合做北朝朝廷的重要官职。 4. 谢安自合卧东山:谢安是东晋时期的名士,他自称为“东山再起”,意指退隐山林后再出仕。
仆:我。 衰年:老年,指晚年。 病体:身体不好。 复来:又来到。 情兴:兴致。 再用韵一首:再次作诗。 凤峰一笑:指作者与友人的友情。凤峰,山峰名;一笑,这里指友情。 向来:以前。 心事:心中的愿望、计划或打算。同论:共同讨论。 荷圣恩:蒙皇上的恩典。荷,承受。 老我:形容自己年纪大了(多用于自谦)。 惭随:惭愧跟随。 英俊:英俊杰出之人。 独见:独自见到。故交:老朋友。存:有交情。 风尘:战乱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句,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句意思的曲解,最后再对照相关知识点辨明正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诗意及赏析诗歌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可抓住关键词语,结合写作背景和手法鉴赏诗句。“扁舟忆昨沧江上,远饯多公契谊真。”“扁舟”指小船;“沧江”泛指长江;“多公”指石川张子;“契谊”指友谊;“忆昨”回忆昨天;“沧江”泛指长江
和许龙石同年会诗三首 联翩岁月几经过,尚忆先皇第二科。 契阔惊心兄弟少,风花转眼变更多。 已看世务俱成幻,独有交情不易磨。 惭负清时无寸补,敢因日暮叹蹉跎。 【注释】 1. 联翩:形容马行迅速的样子。 2. 契阔:离别。 3. 惊心:震惊之心;惊忧。 4. 世务:世事;世俗之事;尘世的事务。 5. 清时:清明的时代。 6. 寸补:一寸布头(指微薄的报偿)。 赏析:
【注释】 和艮:指和凝,字景初,五代前蜀诗人。艮:地名,在今四川广安北。留别:告别。韵:诗的声律。阳春白雪:《庄子·外物》:“昔者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曲高和寡。”后以“阳春白雪”喻高雅之音。难为和:即难以吟咏。 【赏析】 此诗是和凝离开故乡成都(时为前蜀)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依恋之情和对仕宦生涯的厌倦之情。 首联写久别重逢的喜悦。“喜再瞻”,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风标”,犹言风采
和许龙石同年会诗三首 宦途三十七年过,回首今看第几科。岁月浪从忙里去,交情偏觉暮年多。 疏慵老我真何补,勋业群公自不磨。胜会弗常欣此夕,狂歌聊用慰蹉跎。 注释:宦途三十七年过,回首今看第几科。岁月浪从忙里去,交情偏觉暮年多。疏慵老我真何补,勋业群公自不磨。胜会弗常欣此夕,狂歌聊用慰蹉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同辈人的一首酬赠之作。全诗以感慨宦途沧桑、人生苦短为基调,表达了与友人共勉的情怀。
吾道都来出处间,清朝敢谓直躬难。 衰慵病每思丹饵,猿鹿心惟恋故山。 天诏宠临愁莫避,冥鸿飞去羡难扳。 何当恳乞终投隐,日与溪翁野老班。 注释:我的道路都在出世和入世之间徘徊,在朝为官时不敢说自己是直躬(即不曲意逢迎的正直人)。因为年岁已高而身体多病,所以常常想服食丹药延年益寿,但像猿猴、鹿一样的山林之心,又只依恋着故乡的山水。上天赐予的诏书来临,使我不敢回避忧愁,就像大雁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