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恩
七夕舟中二首 又报天孙渡鹊桥,银河清浅路迢迢。 剩将欢聚勤渠意,一慰佳期岁月遥。 翕散千年谁识测,神光午夜记飘摇。 却思小院当年夜,坐看长空月晕消。 注释: 1. 又报天孙渡鹊桥:又报知天宫的人说鹊桥已渡过来。天孙,天上的织女星。 2. 银河清浅路迢迢:银河水清澈,但道路遥远。银河,指银河河,即牛郎织女传说中银河。 3. 剩将欢聚勤渠意:剩下的是努力让相聚的愿望成真。 4. 翕散千年谁识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此题要求“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结合注释,从内容、语言、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本诗首联写徐望奉使南还吴中,季方才子誉拟元方;颔联写徐望在黄阁久悬霖雨之望,锦衣争羡其姓名香;颈联写斗边银汉仙槎远,日下彤庭别思长;尾联写王事有程不可滞得,秋堂夜雨待联床。考生应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 ①首联
【注】 故园:故乡。修竹:长而直的竹子,这里指松树。家人:诗人的家人。来:来到。下问:询问。以诗五首:写诗一首给家人。下五首:即下面五首诗。一圃:一亩地。更:更加。栽:种植。百千竿:指种了上万棵。杏桃:泛指果树。春阳媚:春天阳光明媚。冰雪:形容松树苍劲挺拔。须留晚节看:松树四季常青,冬天不凋零。砟(zhòu):同“啄”,用爪子击打。辰日:良辰吉日。培过:栽培得恰到好处。上番:种庄稼。南北深深径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试题解答时一般要先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分析,再从手法、特色及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最后指出它所抒发的情感或表达的某种道理。答题前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根据题目要求,逐句进行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家乡草堂分植修竹后写的五首诗中的第四首,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竹也平生最爱之”
【注释】 1. 禁苑:皇宫周围的园林。 2. 南薰:暖和的春风。 3. 游歌:游宴时的歌曲。 4. 寅恭:恭敬。 5. 茂对:茂盛对仗。 6. 道机:道家的玄机,这里指自然之道。 7. 天保无疆颂:歌颂天保之德无边无际。 8. 永荷:永远享受。 9. 万国:各国。 【赏析】 《奉和圣制朝泛金海诗二首》,作者李峤(约公元644年-约公元713年),字巨山,唐朝诗人,赵州赞皇人。少聪颖,善属文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忆昨文场识俊英:回忆起往昔文场上相识的英才。 2. 五茸出宰看君行:张大尹像五朵草丛(指贤良)一样被派去治理地方,期待他此行顺利。 3. 编氓久习循良政:百姓们长久以来习惯于良好的政务。 4. 老我能无桑梓情:年事已高,但我仍有故乡之情。 5. 共说姚崇春有脚:大家都说像姚崇那样的春天般温暖的人(指好官)。 6. 悬知子产颂将成:我猜想赞美他的颂歌(如《子产碑》等)即将完成
【注释】故园修竹日在目中:在故乡的园林里,竹子的影子常嫌太薄。家人来都下问以诗五首:家乡的人问诗人写诗一首。 修:长,长于。竹影:竹林的影子。 水北:水边。曾:曾经。添植之:种上竹子。 莫为速成移本杂,只愁过臈误栽时:不要因为求快而把原有的竹子移走,只怕时间过久,竹子长得太高了,无法栽种。臈:通“擢”,拔起、升高。 畬田:耕种的田地。须计栖牛室:要计算好牛棚的位置。栖牛室:牛棚。禄赐
【赏析】 《故园修竹五首》是宋代诗人苏轼在元祐二年(1087年)所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组诗是诗人在杭州任通判时所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问候。 第一首:“故园修竹近何如,屋后筼筜百数余。”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回忆起在故乡时,屋后的竹林茂盛,竹子高大挺拔,如同绿色的海洋。而现在已经远离故乡,只能遥望那片绿色的风景。 第二首:“雨洗翠帘当曲径,风飘香雪落残书。”
【注释】虚:徒然。 传杯:指举杯劝酒,以诗会友。 萍蓬:浮萍和蓬草,比喻飘泊无定的人。 仳离:分离、离散。 鬓毛:人的两鬓的头发。这里指年岁。 须教:要使。 黾勉:勤勉努力的样子。《诗经·周南·汝坟》“黾勉从事”毛传:“黾勉,劳也。” 蹉跎:失时,延误。 【赏析】 此为一首赠别诗。诗人在与好友许龙石的交往中,深感人生短暂,岁月流逝。他感叹自己兄弟离散,鬓发已衰,却未能及时报效国家,感到愧对时光
【诗句解释】 1. 季鹰高致众称贤:这里指的是晋代的张翰,他因秋风起思念家乡的鲈鱼脍而放弃功名。 2. 此日莼鲈味正鲜:这里的莼鲈指的是莼菜和鲈鱼,莼鲈脍是古代文人雅士常食的一种美食,代表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 世事无期谁尽得:意思是世间的事情没有定数,谁能全部经历呢? 4. 浮荣勘破只须怜:浮荣是指短暂的荣华富贵,勘破是指看破、明白,只须怜表示只要懂得珍惜即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