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恩
【注释】 1. 穆穆:庄严的样子。 2. 肇(zhao)迹:开创基业。幽潜:深藏不露。 3. 恭默思道:恭敬地思考道德。 4. 精诚:真诚的心意。格:通“格”,感通。 5. 僭(jiàn):超越本分,违法乱纪。 6. 王灵濯濯:君王英明如玉。濯濯:光明的样子。 7. 汤孙:商汤,即商朝始祖。不怍:不惭愧。惭愧:羞愧。 【赏析】 这首诗是古代赞美商朝高宗的一篇颂文。诗中主要描述了高宗的形象和品质
【注释】 际时明良:在适当的时机,明智的君主。弼亮四世:辅佐并光宗耀祖四代。 公旦夹辅:周公旦辅助文王和武王。翱翔两骖:周武王驾着战车,周公旦作为辅佐者,如两只骖马。甘棠遗爱:传说周公旦在封地周国(今陕西一带)种了一棵棠树,以表示对周太王的怀念,后人称这种树为“甘棠”。百世不谖:永不忘记。 【翻译】 在恰当的时候出现明智的君主,辅佐并光耀了四代。 周公旦辅佐文王和武王,如两只骖马般飞翔。
【注释】 傅说:商朝的大臣,相传他曾梦见上帝赐给他一块刻有治国大法的龟甲和一片玉,使他成为商王武丁的重要顾问。 道成:即殷道成,商朝最后一位国王。 启沃数言:开导启发君王。 阿衡:官名,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相当于宰相。 庶几:差不多。 【赏析】 这首赞诗是咏赞傅说的。诗人以史实为依据,歌颂了他辅政有功,辅助帝业的伟大业绩,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人格的崇敬之情。全诗四句,结构紧凑,层次清晰,语言凝炼
商汤 商汤(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589年),名履,古帝誉之子,是商朝的建立者。他具有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被后人称为“圣君”。 1. 勇智天锡:意思是说,商汤天生就具有勇气和智慧,这是上天赋予他的特质。 2. 宽仁性成:商汤性格宽厚仁慈,这是他的性格形成的原因。 3. 允执厥中:意思是说,商汤能够公正地处理事情,坚守正道。 4. 勋华是承:意思是说,商汤的功绩辉煌,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赞扬。
【注释】 惟:发语词,无义。君作民:君主治理人民。厥猷:指君主的决策。逸居:安居。禽:野兽。圣心:高尚的心灵。尔契司徒:你的司徒官。敬:谨慎。敷:施予。五教:五种教化。牖:开导。天衷:上天的本意。俗用熙皞(xī hào): 风俗淳厚美好。熙皞:阳光灿烂,温暖和乐的样子。 【译文】 你作为君主治理人民,能够遵循正确的决策。 你安居于山林之间,但高尚的心灵却为百姓所担忧。 你的官职是司徒
【注释】: 1. 道具太极,化行二气。 道具:指孔子所创立的学说和道德准则。 太极:即无极,指宇宙的根本原理。 化行二气:指孔子教化了天地之间的阴阳之气,使之归于和谐。 2. 统合群圣,参赞天地。 统合:整合,统一。 群圣:指古代众多的圣人。 参赞:参与辅佐,支持。 天地: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3. 删述垂宪,日星炳明。 删述:指孔子整理和编纂经典,使其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垂宪
诗句: 1. 缉熙圣学,礼隆师臣。 - 意为尊崇和弘扬圣人的学问,尊敬并推崇老师。 2. 外抚万邦,内和兆民。 - 意为对外安抚各国,对内使百姓和谐相处。 3. 坤阖乾开,春生秋杀。 - 意为大地(坤)闭合时(乾开),春天生长万物(春生),秋天则开始收割(秋杀)。 4. 千古巍巍,式仰鸿烈。 - 意为历代都仰慕您的崇高成就。 译文: 尊崇和弘扬圣人的学问,尊敬并推崇老师。对外安抚各国
【诗句释义】: 1. 于穆文王,纯一不已:周文王(周武王的祖父),他的德行是纯朴而一贯的。 2. 道接羲皇,重爻演义:他的道德与古代圣人尧帝相同,并且通过重卦来演绎道理。 3. 神化无迹,至德不形:他的精神变化和德行都是无形的,无法看见和摸到。 4. 大哉乾元,穹然高明:伟大的乾坤之始,高远明亮。 【译文】: 周文王(周武王的祖父),他的德行是纯朴而一贯的。 他的道德与古代圣人尧帝相同
注释: 耕莘乐道,升陑行义。 伊尹在耕莘时,乐于道义;升于陑山,行仁义。 堂堂天民,以觉斯世。 他英明正直的百姓,觉醒了这个世界。 主善协一,精义奥辞。 君主善于协调,言辞精练,意义深奥。 百圣真传,庶其在兹。 百位圣人真正地传授了这种思想,希望后世能够继承发扬。 赏析: 这是一首赞颂伊尹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伊尹德才兼备、智慧过人、为政清廉、勤于治国等品质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
【解析】 本诗的翻译,要抓住关键词语。“奉天伐罪”“访道明伦”两句中的“奉”“伐”“道”“明”都是动词,是武王的举措;“于惟烝哉”一句中的“烝”字,有祭祀之意;“万古承德”一句中的“万古”,是指后世。 译文:周武王声威显赫,是巍峨伟大的君主。 奉天命讨伐有罪之人,访求道理以明晓道德规范。 圣王弘扬其教化,皇极确立其政治制度。 只有他的德行值得祭祀,历代都称颂他德高。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