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恩
注释: 1. 孝行纯备,经学邃深:孝顺品行纯洁完备,经学知识深邃精进。 2. 旷世逸才,博物洽闻:超越时代的英才,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见识。 3. 箴规时政,忠谠恳恻:以箴言劝谏时政,忠诚正直恳切深切。 4. 晚节依违,贤者之惜:晚年的行为模棱两可,是贤者的惋惜。 赏析: 这首诗是对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邕(字伯喈)的赞颂。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既有着卓越的才华和高尚的品德
【注释】 晋失中土:指五胡乱华,中原地区被占据。元起江东:东晋的建立者司马睿从江南地区崛起。 皇天:指上天。眷德:恩宠。 群贤:众多的贤才。效忠:尽力效力。 冲虚:虚心谦逊。性成:本性如此。 恭德:恭敬的品德。纯至:完全、彻底。 雄武:英勇强悍。优:超过。 中兴:恢复国运。犹愧:仍然感到惭愧。 【译文】 晋朝失去中原地区,在长江以东重新兴起。 皇上受到上天宠爱,众多的贤才都竭力效忠。 他谦虚有礼
【注释】 老瞒:指曹操,字孟德。 奸雄:指曹操的才能和谋略。 海宇:指天下或四海之内,泛指全国。 力振山岳:指曹操的力量能振作山岳。 魏业:指魏国的事业。 汉鼎:指汉朝的政权。 比迹:比喻,比拟。 文王:指周文王(姬昌),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吾将谁欺:我将欺谁呢? 【赏析】 这是一首颂赞诗,歌颂曹操的文治武功。全诗共二十句,四十六字,每句七字,平仄相间,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诸葛武侯,即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发明家。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高尚的品德深受后人的敬仰。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文武长才,出处大义”:这句表达了诸葛亮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卓越才能,以及他始终坚守的大义。 2. “俊伟光明,掀揭天地”:形容诸葛亮英俊威武,智慧光芒照耀四方,其影响力深远。 3. “伊吕作配,管晏匪伦”:以伊尹和吕尚为例
仲谋强明,委任才智。 听言能断,业乃鼎峙。 倍义负汉,屈身事曹。 传世四君,霸图亦消。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1. 诗句释义: - 仲谋强明:孙权英明果断。 - 委任才智:信任并重用有才能的人。 - 听言能断:能听取意见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 业乃鼎峙:事业如日中天,稳固繁荣。 - 倍义负汉:背叛汉朝,投降曹操。 - 屈身事曹:屈服于曹操,成为其臣子。 - 传世四君
【注释】 司马:指三国时魏国的名将司马懿(字仲达) 殄渊:指公元263年魏灭蜀之战,司马懿在定军山大获全胜。 巾帼:古代女子的一种头巾,这里指女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颂司马懿的诗,赞美他的足智多谋、善于用兵、战胜强敌和仁德兼备的品质。全诗共七十二句,分为七十二段,这是古体诗中常用的一种形式。每句四字,韵脚为平水韵,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 第一段(第1-4句):赞扬司马懿足智多谋、善于用兵
诗句解析: - “关寿亭侯”是诗的主题和中心人物。 - “勇若一国,敌号万人”描述了关寿亭侯的勇猛如同一个国家一般,能够对抗成千上万的敌人。 - “义气忠肝,贯日凌云”表达了他忠诚坚定的性格,如同贯穿天空的太阳,照耀着四方。 - “英威所加,华夏震仰”指的是他的英明与威仪所及,使华夏大地的人们都感到敬畏。 - “百世钦崇,神留天壤”意味着后世的人们都对他的敬佩和尊崇,他的精神永存于天地之间。
注释: 汉昭烈帝: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 贤矣昭烈,宽厚弘毅:形容刘昭烈帝(即刘备)非常贤明,宽厚大度,有宏大的气度。 崎岖立国,仗信履义:在险峻困难的环境中,坚守信用和道义。 推诚任贤,肝胆孚契:真诚地任用贤才,以真心对待他人。 顾命数词,可训后世:他临终前的遗言可以作为后世的典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汉昭烈帝(刘备)的赞诗。诗中赞扬了刘昭烈帝的贤明、宽厚、宏大气度
徐子高士,居贫食力。 这句诗的意思是徐子是一位高尚的人,他生活贫困却依然努力工作,不屈不挠。 贞介益固,明哲允迪。 这句诗的意思是他的品德坚定而纯洁,智慧和诚信都得到了体现。 君子道丧,群邪煽凶。 这句诗的意思是君子之道已经消失,各种邪恶势力开始猖獗。 我怀其人,冥冥飞鸿。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怀念他这样的人,就像飞鸿在夜空中自由翱翔一样
【注释】 山水性格孤僻,规矩绳墨不拘泥;高超的才能傲视万物,谋求自身利益时显得疏远。彭泽县自然风光美,你也很美好!声诗并举休言废,平静和动荡有区别。 【赏析】 《古像赞》是魏晋南北朝文人所创作的一批赞美佛像或佛图的颂词、序跋,其内容多是歌咏佛教的三宝(法、僧、徒)以及赞叹佛像、菩萨之圣洁、崇高。谢道韫的《拟山鬼诗》就是其中的一篇。 谢道韫是西晋文学家、女诗人谢安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