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恩
【注释】 《初度自寿十三首》是南宋词人陆游所作的一组词。这是其中的第三首。“皇华”,指天子所派遣的使者。 【译文】 我也曾、皇华将命驰南徼,保卫着、贞心雅操。 我也曾、刍言仰进荷恩褒,陈道德、比轩尧。 我也曾、两番南北持文柄,为国拳拳简俊髦。 兢业惭微藐,端的是、一心报主,期不负清朝。 【赏析】 此词为词人自寿词。起句写自己曾有赴任南方的重任,后三句回忆了两次出仕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忠君报国的思想
【注释】 1. 初度:古代称三十岁为“初度”。 2. 自寿:给自己写一首诗。 3. 十三首:这里指《初度自寿十三首》。 4. 玉娥儿:古琴曲名。 5. 萧:形容人的风采。 6. 朱颜:指红润的面庞。 7. 览今怀古:意思是说,看到现在的自己,怀念起过去。 8. 此生:这一辈子。 9. 吾岂瓜匏(páo):我难道像葫芦瓢那样无用? 10. 忧心如捣:心里非常忧虑。 11. 乾坤:天地。 12.
【注释】 1. 初度自寿:初次庆祝自己的生日。 2. 中吕调(zhòng lǚ):一种宫调,属于中国古代音乐的十二律之一。 3. 玉娥儿:古代妇女的一种称呼,这里指代作者自己。 4. 遥:长远的时间。 5. 看孤标:看着自己独立高洁的品格。 6. 门庭不惹尘嚣:家门不招引外界的喧嚣。 7. 称寿吸霞觞:祝寿时饮酒。吸,吸取,引申为饮。霞觞,用云霞装饰的酒杯。 8. 沾洒宫袍:衣服沾上酒渍。 9.
注释: 初度(生日)自寿(自我祝福),十三首中吕玉娥儿。 享厚禄,已馀饶。只有个、终天一念,忍听风木悲号。 那更扊扅,人一去,音尘杳。鹡鸰声断,死生骨肉,暗自魂消。 愁绪千条。兀的是、一时凑着。 译文: 在庆祝我的生日时,我对自己说: 享用丰厚的俸禄,已经够多的了。 只剩下一个念头,那就是忍受风中的树叶和树枝的悲鸣。 那更不用说被打断的声音,人一去就再也听不到消息了。 鹡鸰鸟的叫声断了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善学”的理念,强调学习和修养应该从自身做起,通过亲身的体验和实践来达到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以下是诗句及其译文、注释和赏析: 1. 惟道在人,不远伊迩。(关键词:“道”、“伊迩”) - 诗句释义:真正的道理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不需要远行去寻找。 - 译文:真正的道理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不远离我们。 - 注释:这里的“道”是指正确的道理或行为准则。 2. 求道于远,道则非是
黄莺儿四首·其一 阵阵扫浮埃。泛虞弦,上楚台。飘扬兰蕙吹罗带,残云卷开。 明月送来。赵家姊妹难禁耐,透人怀。千金无买,宋玉赋应裁。 注释:阵阵清风扬起了尘土,泛指微风。虞弦,指虞舜时之琴瑟。楚台,楚国的台观。《楚辞》有《九歌》,其中《湘夫人》一篇中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可证楚地多风。兰蕙,即兰花、蕙草,古代两种香草名。“罗带”句,以“罗带”代指腰带(束衣带)。宋玉《高唐赋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写的,共三首。其中第一首写于元丰四年(1081年),第二首写于元丰五年(1082年),第三首写于元丰六年(1083年)。 初度自寿:初次庆祝自己的生日。 我:作者自称。鞠育(jū yu):抚养,教育。劬劳:劳累辛苦。 过庭诗礼:指通过《诗经》和礼经学习儒家经典。曾学:曾经学过。 圣明作养:圣明君主的养育。滥与时髦:滥用权术
诗句原文: 冉冉上遥天。散清辉,满大千。霓裳缥缈清虚殿,更筹正传。 译文: 黄莺儿缓缓地升向高远的天空,散发的清新光辉洒满了广阔的世界。仙女穿着华丽的霓裳,在清幽的宫殿中,更加修正传承着美丽与和谐。玉人还未入眠,十二时辰来回徘徊,站在栏杆上对着美丽的婵娟。不要让云彩遮掩,我想要在西园中陶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动人的场景
初度自寿十三首中吕·玉娥儿 吾行潦倒,疏慵成癖,不任煎熬。忆当年家食,将宠辱都抛。 草堂中,听雨坐深宵。篷窗下,待月观潮。兀自揣,玉阶金阙无缘到。 荷圣主、垂仁用草茅。因此上、八座幸虚叨
初度自寿十三首中吕玉娥儿 【注释】: 1. 初度:即生日,古人认为出生之日是人的“初次过生日”。 2. 今朝:现在。 3. 灿祥光:光彩耀眼。 4. 宝鼎内:指香炉。 5. 自把香烧:自己点燃香来敬献。 6. 感亲恩: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7. 帝德:帝王的美德。 8. 逝水滔滔:比喻时间流逝,像流水一般不断向前。 9. 数年筹:多年筹划。 10. 吾生已老:我的年龄已经老了。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