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恩
【注释】 度岭:渡岭。度,越过。 浪自悲:波浪中自己感到悲伤。 登舟:登上船。 山川:指江河两岸的山。 颇:很。 水涩:水太涩。 所喜:所高兴、欣慰的是。 瘴疠(zàng lì):岭南地区的疟疾,即瘴气,又称瘴毒。 几濑:几处湍急的水流。 韶江:即韶州,今属广东。 报政:上奏政事。 从何来:从哪里来。 故人:老朋友。 附书:捎带书信。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
韶阳 凌驾江河的船一超忽然,日觉眼界新。 莽苍村落稀,青山多白云。 行行过韶阳,蛮语渐不真。 衣服中土异,竹帻革可纫。 暄然秋冬交,气候如深春。 人行青霭中,鸟啼榕树阴。 韶乐久不作,凤鸟亦不闻。 吊古空踌蹰,前山已斜曛。 译文: 在韶江上的船一超突然,日觉眼界新。 莽苍村落稀少,青山多白云。 行走间经过韶阳,蛮语渐不真。 衣饰中土不同,竹帽革可纫。 暄然秋冬交,气候如深春。 人在青霭中行走
【注释】 螺川:地名。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重九:指重阳节。节序芳:节日时的美好风光。粲粲(càn):鲜明,鲜艳。篱下菊:篱笆下的菊花。前途杳茫茫:前方的路非常遥远。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相别的地点是江上螺川,时间是在重阳节后。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古人有登高赏菊的习俗,因此诗人以“负此节序芳”起兴,写他不忍与友分离的心情。“登高若无缘”,写他不愿登高远望,只希望友人归途顺利
诗句解释 1. 狐兔窜古穴,荆榛长荒丘。 - 注释:这里用“狐兔”和“荆榛”(一种灌木)来象征荒凉与破坏,表达了对自然原始状态的怀念及对文明发展可能导致的生态平衡破坏的忧虑。 2. 西风吹白杨,疏雨洒松楸。 - 注释:这里的“西风”可能暗示着秋天的气息,而“白杨”通常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长寿。同时,“松楸”指的是古代用来制作棺材的材料,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西湖 东南饶湖山,开此佳丽境。 澄湖一万顷,倒影镜光净。 远山翠屏纡,近山晚妆靓。 禅关郁岧峣,云外发钟磬。 画船如画屋,摇荡波不定。 芙蕖明的历,鱼鸟乐飞泳。 林祠与岳墓,瞻拜得所敬。 林祠竹梅疏,岳墓松柏劲。 缅思南渡后,文物亦云盛。 偷安湖山乐,气势遂不竞。 国绪缀旒危,边圉豺虎横。 兹惟堪逸游,未足拟形胜。 腐儒感兴亡,吊古发孤咏。 酒酣促归驾,日落烟水暝。 译文 东南面是湖泊群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行所见景物的诗。诗人在山路上行走,天色已晚,但仍然不停止前进。一路上,他看到了山村和田园,听到了鸟兽的鸣叫;他看到儿童赶着牛回家,也听到驿吏匆匆赶来,再拜等候道旁;他还被引到了一座山中小屋,见到了主人。最后,他来到一个山中酒肆,品尝着美酒佳肴。诗人在旅途中,经历了许多事情,但他并不感到疲劳,反而心情愉快。 全诗以“山行”为中心,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从山脚下出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赏析古诗的表达技巧,首先要理解诗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如修辞、表现手法等,然后结合诗句加以分析。答题前先通读全诗,明确内容概貌,体会诗歌情感,把握诗歌意境,再逐句进行具体分析。本题要求“赏析‘南昌’”,从题干看,是一首五言律诗,要抓住其特点进行分析。首联点明时间地点;颔联写景抒情,交代了客行的艰辛和对南昌城的印象;颈联写当地人事交往频繁,有宾主之交
【注释】 解缆:指解下船缆。洪都:今江西南昌,唐代为洪州都督府。五两轻:五两是古代计量单位,一石等于十两,五两即半石。烟波:水面上的烟雾和波浪。遥:遥远。萧滩驿,地名。临江城:临江县县城,今属江西九江市。要津:交通要塞。局促:拘束,不得舒展。 【译文】 解开缆绳,乘着顺风,驶向洪都,水波不兴,十分平静。 水面上烟波浩渺,视线开阔,仿佛手可摸到江边。 遥遥的萧滩驿站,近处的临江县城。 不知此乃何处
虎跑寺 轺车任登登,山径缭而曲。 深邃得兰若,杰构耸岩谷。 林空号鼪鼯,境僻走麋鹿。 寄迹亦偶尔,一住且信宿。 注释: - 轺车(yáo chē):古代轻便的马车。 - 缭(liáo):曲折环绕。 - 深邃:深远广大。 - 兰若:指佛教寺院。 - 杰构:高大的建筑物。 - 鼪鼯(wú):传说中的野兽名。 - 境僻:地方偏僻。 - 寄迹:寄居。 - 信宿:住宿一夜。 译文: 轻快的马车任你登上山巅
【注释】 穷边:边境。秋气早:秋天的景色来得早。 飞霜华:指九月降霜。胡儿:北方少数民族,此处借指戍边士兵。 弓力强:指弓箭射程远,力大。马蹄蹴风沙:形容行军时尘土飞扬。 黄云连白草,极目天无涯:黄云连绵,白草茫茫,望眼欲穿,看不到边际。 孤城控险阨:一座孤零零、形势险要的城堡。令严:法令严厉。不哗:不敢大声喧哗。 凄风传画角,落日悲鸣笳:寒风吹过,传来了凄凉的号角声;夕阳西下,响起了悲壮的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