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是修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章江几千里,泻出碧云间 - 关键词: 章江、碧云、泻、春水 - 注释: 章江是古代的一条河流。碧云指的是天空中如碧玉般清澈的云朵。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春天时,河水从天边流下,与碧蓝的云层相接的景象,充满了诗意和浪漫。 - 赏析: 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天的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美丽。通过使用“泻”这一动词,诗人传达了水流的动态美和力量。同时,将江水比作“碧云”
注释: 春夜分韵得江字寄萧君子仪:春天夜晚,大家分韵吟诗,得“江”字,寄给萧子仪。 当代论材学,如君信少双:在当代,人们谈论才华学问,你确实像双星一样出众。 诗名传大地,文势决长江:你的诗名传遍大地,你的文才气势如长江般汹涌。 苔紫生衣桁,桃红入酒缸:苔藓紫色的衣裳上生出纹理,桃花红色渗入酒缸中。 无能谢尘鞅,从隐鹿门庞:我无才能,只能隐居鹿门山。 赏析:
注释: 1. 忆云峰寺:回忆起在云峰寺的经历。 2. 忆昔登临日:回忆过去登高望远的日子。 3. 披云谒上方:穿行于云雾之中,向高处进发。 4. 楼台通海气:楼台与海相接,仿佛与海洋相连。 5. 花木近天香:花卉和树木接近天空,散发出香气。 6. 佛骨陈千古:佛教遗物的陈列历经千年。 7. 禅心眇八荒:禅宗的心境超越了广阔的空间。 8. 重来深有兴:再次来到这里,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期待。 9.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需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情感,最后点出艺术手法。本题的关键词是“万马不闻嘶”“天山雨雪时”“汉将雄韬出,戎王败垒移”“应到凤凰池”。 (1) 赏析:万马不闻嘶——形容战场上一片沉寂,没有马蹄声。万马不闻嘶——形容战场的寂静,万马无声。万马不闻嘶——以动衬静
诗句释义 1 城鸡才一唱,促驾不言劳:城上公鸡刚刚啼鸣,皇帝便催促车驾出发,显得非常匆忙。 2. 地转南山近,天回北斗高:随着车子的行驶,远处的南山似乎更靠近了,而天空中的北斗星看起来更高了。 3. 宫槐交大道,御柳夹长壕:大道两旁种满了槐树,御路上种满了柳树,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4. 过尽楼台影,参差入野蒿:经过了无数的楼台和亭子,最后进入了田野中。 译文 城上的公鸡刚刚啼鸣一声
《古从军行五首》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之一,这一系列诗歌主要描绘了边塞士兵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下面是这首诗: - 金鼓龙城出,旗旄虎卫分。 金鼓声震天,龙城(指边疆)的战鼓声响彻大地。旗帜在风中飘扬,虎卫(指军队中的精锐部队)严阵以待,准备迎接敌人。 - 筑坛新拜将,飞简急行军。 军营中举行隆重的仪式,新任将领被隆重任命。命令传下如飞,军队迅速出发,奔赴战场。 - 关路晴和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战场画面。下面是逐句释义和相应的译文: 1. 宝马流星剑,金戈明月弓。 - "宝马"指的是珍贵的战马,这里可能指战场上的英雄马匹。"流星剑"和"金戈"都是形容武器的词语,前者意为像流星一般迅疾无比,后者则是黄金制成的长矛。 2. 千旗分别将,万骑拱元戎。 - "千旗"是指成千上万的旗帜,"分别将"意指各自为将领。"万骑"则是指数量庞大的骑兵队伍
注释: 1 古从军行五首:这是古代一首关于士兵的诗作。 2. 三十未成名:指年方三十岁尚未成名,意味着年纪尚轻。 3. 从戎一片心:表示全心全意跟随军队,准备为国家服务。 4. 车轮装白玉:形容战马的装饰精美华丽。 5. 马勒铸黄金:描述战马配备的马鞍和辔具金光闪闪,显示其贵重程度。 6. 报主时何晚:表达报答国家恩情的时候并不晚,意即时刻准备为国效力。 7. 安边计始深
北楼 春色满南州,乡心上北楼。 青天万古意,白日半生愁。 城晓钟才动,江晴雾未收。 人间几兴废,依旧水东流。 注释: 1. 春色满南州:春天的景色充满了整个南州(指江南地区)。 2. 乡心上北楼:家乡的情怀让我忍不住登上了北楼。 3. 青天万古意,白日半生愁:形容天空广阔无垠,仿佛有千载岁月之意;而白天却如同人生中的一半时间,充满了忧愁。 4. 城晓钟才动:当晨光初照,城市的钟声刚刚敲响。 5.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审读诗题,明确要求;然后仔细阅读全诗,抓住关键词句;最后结合诗句中的关键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转战桑干夜”:在桑干河边辗转作战,到了夜晚。 “匈奴半遁逃”:匈奴人大部分逃走了。 “边烽随鼓歇”:边境上的报警烽火随着战鼓的停止而熄灭。 “总笑探囊易”:总是笑着从口袋里掏出来容易得到的东西。 “谁言破竹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