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锡
【注】舍孙氏叔侄还镇江:送舍侄孙某、侄孙男回镇江。 霜落寒城听晓钟,客帆无计又江东。 风花不作飘零态,春色还看点缀同。 御史直声光汉册,贤良曲学愧辕公。 若将途径分泾渭,末路何人令始终。 注释: - 霜落寒城听晓钟:形容天气寒冷,霜降之后听到清晨的钟声。 - 客帆无计又江东:意思是说客船没有办法返回江东(指家乡),只能继续航行。 - 风花不作飘零态:意思是说春天的风和花不会像秋天那样凋零。 -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友人重逢时所抒发的感慨。首联“尘思羁怀谩不禁,相逢快听诧云林。”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纷扰的思绪和羁旅之苦的感受。颔联“眼中岫色开吴画,耳畔泉声泻惠琴。”则描绘了诗人眼前的景色和听到的声音,其中“眼中岫色”指的是眼前的山峦,而“耳畔泉声泻惠琴”则是形容泉水潺潺如弹奏的音乐。颈联“寂历轻寒生薄暝,迢遥飞栋下高阴。”则描述了夜幕降临时的宁静气氛,以及远处飞檐下投下的阴影
诗句释义与翻译: - 生也男儿死亦奇,丈夫何事盖棺迟。 - 注释:活着时是男子汉,死了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为什么等到棺材盖上才来感叹人生短暂呢? - 译文:活着时是男儿,死后也是一段传奇。为什么要等到生命的结束才感慨时光易逝?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肯定,认为即使是短暂的一生,也能成为非凡的传奇。 - 侧身未必乾坤隘,掩目空疑日月私。 - 注释:即使身体蜷曲(侧身)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以及语言表达的简明与连贯。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思想及艺术手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赏析。 题干是“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首先要求“先输出诗句”,所以先输出全诗。然后,“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注意不要漏掉。最后要给出“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注释】 遣怀:抒发胸怀的诗,即寄情于景,借景抒情。中秋节、重阳节是传统节日,分别代表秋季和冬季。“人看岁月忙”是指在这两个节日期间,人们忙于各种活动。啼鴂:指黄莺鸟。风前悲□木:比喻时光易逝,草木凋零。归鸿:指远飞的大雁。天外度微霜:指寒露降临,大地开始变冷。病狂不疗三年艾:意指病情已经严重到无法治愈的地步。心愿空馀一瓣香:比喻愿望难以实现。但得身康无事日:只要身体康健无忧无虑的日子就足矣
【诗句】 1. 瑞雪凌晨鸦乱飞,支床犹自偃荆扉。 注释:早晨的雪花飘洒,乌鸦在空中飞舞,我在床上仍躺着不起床。 赏析:首句描绘了一幅雪景图,为后文的“写怀喜雪”做铺垫。 2. 地逼瑶台清不寐,剑埋尘土欲生辉。 注释:我的住所靠近瑶台,但晚上不能入睡,因为剑被埋在尘土中,它似乎想发光。 赏析:这句诗通过“地逼瑶台”,表现出诗人对高尚境界的追求;而“剑埋尘土”,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3.
梦后有作 酒市歌楼夜未阑,碧云栖梦绕乡关。 关河错谬来时路,星汉参横别后山。 陇树夕阳犹款款,画檐疏雨正潸潸。 何人解放丝纶手,一笑凫鹥共往还。 注释: 1. 酒市歌楼夜未阑:在酒市和歌楼上,夜还没有结束,意味着诗人在夜晚仍然无法入睡。 2. 碧云栖梦绕乡关:梦境中的碧云环绕着故乡的关隘和山河。碧云是美丽的云彩,它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3. 关河错谬来时路:指诗人离开家乡时的迷茫和困惑
【注释】 晚至端州:傍晚到达端州。端州在今广东省肇庆市,唐代属高要县。 洪流天漠接:大江大河如沙漠般浩瀚无际。 巨浸市楼平:广阔的水面与城市相平。 树杪行舟过:船尾高高耸起,像树梢一样。 檐头宿鸟惊:夜深了,屋檐下栖宿的鸟儿被惊醒。 命觞仍散帙:斟酒时还整理书帙(书函)。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旅途中写景抒怀。 开头两句“峡口二十里,端州半日程”,点出送别的地点
诗句:在山泉亦出山泉,看到源头却混然。 译文:泉水自山中涌出,清澈见底,然而源头的清冽之气却与山间浑浊的空气混合在一起,变得不再清澈。 注释:山泉:指从山中涌出的清澈泉水。源头:泉水流动的起点。混然:混合在一起,不分明。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描绘了山泉与源头之间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纯净之美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中各种复杂现象的深刻思考
解析: 1. 诗句与译文对照: - “故人相见未奁容,又报东归讶转蓬。” —— 赵挥使(或称赵挥)的归来让久未见面的故人感到惊喜。"奁容"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化妆打扮后的容颜。“又报东归讶转蓬”意指得知他即将东归的消息时,人们惊讶地发现他的行踪如同随风飘散的蓬草。 - “瞥眼莺花三月过,隔窗风雨几宵同。” —— 春天的美景在短暂的相遇后迅速消逝,而窗外的风雨却似乎与之共鸣。这里的“莺花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