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祖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题庐山东林寺》。 诗句释义: 1. 「东西邻比纷禅榻」:描述寺院周围环境的宁静和和谐,与世俗纷扰形成对比。 2. 「巍然踞此床」:形容庐山东林寺的气势雄伟,如同高耸的山峰屹立于此。 3. 「不读佛书良寡陋」:意指不学习佛教经典的人,知识见识有限。 4. 「若行卿法恐荒唐」:比喻如果按照儒家的方法行事,可能会显得不切实际。 5. 「学儒自笑生天晚」
注释: 1. 偶见子刘子私印曰蕺山长摩挲久之 译文:偶尔见到子刘的私印章,上面刻着“蕺山长”,我长时间地抚摸它。 注释:蕺山长,指子刘(刘宗周)自称,意即蕺山(浙江绍兴)的长官。 2. 当年嚁嚁蕺山长,提唱三关曾几时 译文:当年嚁嚁(形容人发怒的样子)蕺山长的时期,曾经提起过三次关卡。 注释:蕺山长,指子刘(刘宗周)自称,意即蕺山(浙江绍兴)的长官。嚁嚁,形容人发怒的样子。 3. 正学于今成绝学
【注释】 乌斯藏:今西藏,古称吐蕃,又称“西番”。 三危:《山海经》载:“昆仑之南,有玉山焉,河源出焉,黑水出焉。”玉山有三峰并起,形似鸟翼,因以“三危”名山。 苗民: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五灯:指佛教禅宗中的五位祖师。 偏于诸部独称尊:在各部族中独树一帜,自成一家。 诲淫定足招天谴:教导人们从事淫乱之事,一定会得到上天的惩罚。 阐化空教种祸根:宣扬佛法却助长了邪恶,种下了祸根。
【诗句解释】 过戴高士南枝宅:走过戴高士的南枝家宅。过,经过,行走。戴高士,指东汉隐士郑子真,字少府。南枝宅,即南枝先生隐居之所,这里代指戴高士的家。 南枝先生蕉萃后:南枝先生隐居之后,他的子孙后代就聚集在蕉萃山。南枝先生,指南朝名士沈约。蕉萃山,指今安徽休宁县境内的黄山主峰——黄山西海诸峰之一。 谁为列名汐社中:谁能够位列潮社中人?汐社,指潮州八仙之一张果。列名,排列名次,入名。汐社中
注释: 将赴蕺山讲席抗之同社诸君集饯南香草堂得东字 安阳世学山斋重,五百年馀属起东。 试着向清江觅寒火,更参新会溯流风。 日来帖括司儒苑,谁是真师震瞽蒙。 珍重诸公尊酒别,何时兰上共诗筒。 译文: 我将前往蕺山讲席与大家相聚,我与诸位同道的友人一起聚会在南香草堂,这次聚首是为了纪念“东”这个字。 安阳的世学山是重要的文化场所,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 试着到清江去寻找那寒冷的火种
【注释】 诸子:指诗人的朋友。追和:追随和效仿。庄太常:即周庄,字太常,南宋初诗人、文学家、书画家,著有《庄靖集》。成卷:指将诗作编排成册。为题:以诗作为题目。其:代词,指周庄。 诸子清才善写愁,吟成老气各横秋:诗人的朋友才华出众,善于抒发忧愁,他们的诗歌中流露出一种苍老的气质,各自横亘着秋天的意境。 三闾:屈原的自称。屈原在楚国被排挤而离开都城时乘着龙飞升,后人用三闾代称诗人。竟尔:竟然
【注释】 久不登天一阁偶过有感:多年未去登临藏书楼,偶然路过有所感想。 二百无书恙:两年来没有书籍,但并未因此受损。 天下储藏独此家:这间藏书楼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收藏之地。 为爱墨香长绕屋:喜爱这里的墨香,常常在屋子里徘徊。 祗怜带草未开花:只惋惜这里只有草而没有花。 一瓻追溯风流旧:回忆过去这里曾是文人雅士风流倜傥之地。 十载重惊霜鬓加:十年后再次看到自己的鬓发增添了白发,感叹时光流逝。
这首诗描述了欧罗巴(即欧洲)的文化和技术,强调了其独特性和重要性。以下是逐句释义: 五洲海外无稽语,奇技今为上国收。——在遥远的五洲四海之外,我们曾经认为只有我们自己的语言是独一无二的。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世界上有许多独特的技艺和知识,都是从欧洲传播过来的。这些独特的技艺和技术,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重要财富。 别抱心情图狡逞,妄将教术酿横流。——有些人试图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权力和利益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理解: 首句“亳社当年万古愁”中的“亳社”指代古代的亳州,这里借指国家或朝廷,而“万古愁”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深深忧虑和悲伤。 次句“城门军散吊延秋”描述了城门边的景象,城门旁的士兵已散,而“吊延秋”则可能是表达对逝去的时光或历史的哀悼之情。 第三句“灰心已分孤臣死”中的“灰心”表示悲观失望的情绪,而“孤臣死”则暗示了诗人可能感到无力回天
颖谷索题米海岳五星研三年矣今腊过吴重出研观之奉呈七言 当年庆历瑞同宫,关洛先登道岸通。 馀事总超百代上,寒芒又落五州中。 研山未泯蟾蜍泪,墨苑长怜鸲鹆工。 尔亦少微垣里客,风流遥继石田翁。 译文: 昔日庆祝宋朝的盛世,在京城中受到皇帝的赏识。关中和洛阳首先登上了科举的台阶,道义之路畅通无阻。 其它的事情总是超越百代之上,寒光照耀着五个州中。 研山山上的月亮还未消失,就像蟾蜍的眼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