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嗣立
【诗句】 朝游万年宫,暮宿天游观。 群峰绕曲溪,一日千万变。 纵目神飞扬,有口那能赞。 不须秉烛游,佳处已得半。 惟有接笋峰,青壁蹊径断。 紫翠立磔卓,通透光三段。 昨晚进石门,深坞斜阳慢。 望崖不能前,颈脰屡顾盼。 今晨扶筇来,露草珠璀璨。 古洞翠毛零,葛藤恣延蔓。 鼯鼬上树窥,猿狖隔林唤。 忽见道士来,笑口指山畔。 【译文】 早晨游览万年宫,傍晚住宿在天游观。 群山围绕弯曲的溪流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慧空的《弥陀滩》。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船头水怪奔,船后潜蛟吼】:诗的第一句描绘了船只行驶时的惊险情景,船头的水怪在奔涌,船后潜藏的蛟龙在咆哮。这两句描述了船只在江河中行驶时的惊险场景,充满了生动的动态感,使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惊心动魄的瞬间。 【巨石森我左,白波喷我石】:第二句描述了船只左侧的巨石如林般密集,而船右侧则是汹涌的波浪,白色的波涛犹如瀑布一般喷溅到船上
四月三日经过仙霞关闽海的地脉多峰峦,万山烂漫奔向中原。 砉然截断罗刹水,四扇突兀开雄关。 琉球日本使络绎,东瓯南粤人蹒跚。 荔枝末利争赴市,江珧牡砺来输官。 一夫当关按剑立,百万铁骑心胆寒。 唯天设险表万国,正器岂许庸夫干。 我从窑岭上攀登,时节正当春光残。 樟松合抱挺百尺,白石遍插青琅玕。 幽丛荫郁百鸟聚,啁啾似惧弹金丸。 山花无名开绝壁,一枝冷露零漙漙。 红如丹砂白如雪,黄紫照耀成斑斓。
韩子最奸黠,遗书华阴县。 韩子:指韩愈。他与皇甫湜有“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的交往。 华阴县:《太平广记》引《唐摭言》:“文宗大和中,进士郑颢及第,自长安还至渭上,逢一老翁,乘白马。颢问其姓字,乃曰:‘吾华山逸民也。’云:‘君举时,吾已七十矣。’遂授以诗曰:‘望接笋峰顶,因之入紫微。’”后即以此得名。《太平广记》:韩愈曾游华山,遇老人授其诗,后即名其峰为“望接”。 发肤敢毁伤,渊冰早兢战。
【注释】 黯淡滩:指险恶的江岸。瘦日摇晶光,险风吹沆瀣——瘦弱的太阳光芒在江面上闪烁,猛烈的江风带着水汽扑面而来。 舟行黯淡滩,顿觉宇宙隘——船行驶在昏暗险阻的江面上,忽然觉得天地狭窄。 轩然大波来,巍峨拥山砦——巨大的波浪汹涌而来,雄伟地护卫着山岭上的营寨。 横从互舂撞,白浪喧百派——波浪从四面八方冲击过来,白色的浪花喧哗着拍打着两岸。 初如战锋交,万马脱营寨——起初像是战阵上两军交战
江郎山,位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东南,是一座著名的山峰。这首诗描绘了江郎山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敬畏之情。 诗句解读及注释: - 晴云擘絮拖烟岚:晴朗的天空中,白云如棉花般飘散,烟雾缭绕。 - 一峰笔卓通蔚蓝:山峰如同一支笔,直插蓝天。 - 行行渐见昼雾卷:逐渐看到白天的雾气卷起。 - 双峰倒挂碧玉簪:两座山峰像两枚碧玉簪一样倒挂。 - 须臾中间复迸破,石缝斧劈青光涵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的《过天章寺》,全诗如下: 春风曾识旧兰亭, 玉雁珠凫鬼火荧。 涧水可能寻禊帖, 山禽还是哭冬青。 龙蛇健笔消灰劫, 钟鼓残声答地灵。 白发老僧年十八, 兴亡满眼不堪听。 译文: 春风曾经熟悉古老的兰亭, 月光下玉色天鹅与凫鸟闪烁着光芒,如同鬼火。 涧水中的流水或许还在寻找禊帖的痕迹, 山中的鸟儿依旧在哭泣着冬青树。 龙蛇般的笔墨消解着岁月留下的灰烬,
这首诗是苏轼的《自沙坪路归,马上口占寄子由》的前四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四月三日从仙霞关经过时所见的景象。 诗句: 1. 浑浑沌沌震玄窞,水石拮隔何时乾。 2. 仆夫下岭如健犊,小竿羊牯同巑岏。 3. 吴山越水足迹遍,未若此境夸雄观。 4. 荡胸决眦渺何许,襟怀始笑吾儒酸。 5. 笔底光芒射六合,南游好惬平生欢。 译文: 1. 浑浑沌沌震玄窞,水石拮隔何时干。 2. 仆夫下岭如健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治平山寺何岧峣,湖光吐纳山动摇。 注释:在治理平山上的寺庙多么高峻,湖水和山光互相辉映。 2. 烟中明灭宝带桥,金波万叠风骚骚。 注释:烟雾缭绕之中,宝带桥的灯火忽明忽暗,金色的波浪层层叠叠,微风吹过发出萧瑟的声音。 3. 年年八月十八夜,飞廉驱云落村舍。 注释:每到每年的八月十八日夜,飞廉神就会驱散云雾,降临到村落。 4.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元代文章付杳冥,残编断简聚英灵。 - 注释:元代的文章被遗忘在历史的深处,只留下残缺不全的文献。这些残破的书籍聚集着那些英才的灵魂。 - 赏析:这句表达了对元代文化遗产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历史变迁中的文化遗存。 2. 删诗同恨江西派,纪事争看塞北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