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曾识旧兰亭,玉雁珠凫鬼火荧。
涧水可能寻禊帖,山禽还是哭冬青。
龙蛇健笔消灰劫,钟鼓残声答地灵。
白发老僧年十八,兴亡满眼不堪听。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的《过天章寺》,全诗如下:
春风曾识旧兰亭,
玉雁珠凫鬼火荧。
涧水可能寻禊帖,
山禽还是哭冬青。
龙蛇健笔消灰劫,
钟鼓残声答地灵。
白发老僧年十八,
兴亡满眼不堪听。
译文:
春风曾经熟悉古老的兰亭,
月光下玉色天鹅与凫鸟闪烁着光芒,如同鬼火。
涧水中的流水或许还在寻找禊帖的痕迹,
山中的鸟儿依旧在哭泣着冬青树。
龙蛇般的笔墨消解着岁月留下的灰烬,
钟声和鼓声仿佛在回答大地的灵气。
白发的老僧年仅十八,
历史的兴衰变化让他无法接受。
注释:
- 春风曾识旧兰亭:春风曾经熟悉古老的兰亭。兰亭是古代的一个著名景点,这里可能是作者回忆起某个特定的历史场景或事件。
- 玉雁珠凫鬼火荧:月光下玉色天鹅与凫鸟闪烁着光芒,如同鬼火。这里的“鬼火”通常指的是磷火,古人认为鬼火是鬼魂燃烧的结果,这里可能是指夜晚的萤火虫或其他发光生物。
- 涧水可能寻禊帖:涧水中的流水或许还在寻找禊帖的痕迹。禊帖是一种古代书法作品,常用于祭祀活动,这里可能是指涧水中的流水仍在寻找过去的文化遗迹。
- 山禽还是哭冬青:山中的鸟儿依旧在哭泣着冬青树。冬青树常被用于制作乐器,如琵琶等,这里可能指山中的鸟儿还在哀鸣着过去的乐音。
- 龙蛇健笔消灰劫:龙蛇般的笔墨消解着岁月留下的灰烬。这里的“龙蛇”可能指文笔流畅、有力,而“健笔”则形容文笔强劲。
- 钟鼓残声答地灵:钟声和鼓声仿佛在回答大地的灵气。这里的“地灵”可能是指大地的力量或感应,而“钟鼓残声”则可能指古代的钟鼓音乐已经消失或不再流行。
- 白发老僧年十八:白发的老僧年仅十八。这里的“白发”可能指年龄的增长,而“十八”则表示年轻时期。
- 兴亡满眼不堪听:历史的兴衰变化让他无法接受。这里的“兴亡”可能指国家或地区的繁荣与衰落,而“不堪听”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些变化感到无力承受或无法理解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为主题,通过描绘春风、月光、溪流、山林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人以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了自然界的变化,同时也关注到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