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壑道已忘,风雅事如土。
京华夸燕会,一日或四五。
宾主率应酬,膻荤何足取。
尚书文章伯,诗教东海溥。
崇班移日下,选将整旗鼓。
良辰文字饮,新旧客参伍。
湘帘花艳艳,庭砖影过午。
瓶荷折江皋,盆兰种澧浦。
果珍八达杏,餐制尚方腐。
传看鸭绿研,秀骨铲玉斧。
鱼子涂硬黄,大字健如虎。
轻箑点雪山,草木尽泼卤。
明镜颇黎莹,水纹碧千缕。
四者见未曾,赐予出天府。
醉眼照陆离,斜阳到堂庑。
趁凉过城南,游兴聊一贾。
车轻马力骄,杂遝各飞舞。
招提临路隅,萧散结村坞。
凭轩怀故相,登坛礼佛祖。
遥望风氏园,积翠浮天宇。
篱落无人行,矮屋牵萝补。
入门寒飕飕,青天落疏雨。
平地起伏龙,径广相撑拄。
圆顶拥高盖,曲枝弯强弩。
霜皮裂寸理,空心积馀怒。
势欲凌苍穹,老犹卧荒圃。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夏日诸同人小集后,晚过龙泉寺南风氏园看古松并赋的。诗分前后两段,前四句为第一段,后八句为第二段。

“丘壑道已忘”,首句起势不凡,直抒胸臆。诗人自言与世俗之人相比,已忘情于山水之间,而对风雅之事则如土一样淡薄了。这一句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俗,寄情山水的情怀。

“京华夸燕会,一日或四五”,二句转入正题,写诗人在京城参加各种聚会的场面。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京城中一天之内就有四五次宴会的景象,生动地写出了京城中繁华热闹的场面。

“宾主率应酬,膻荤何足取”,诗人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对那些只顾应酬宾客、不顾饮食健康的人们进行了批评。他提醒人们,那些所谓的美食佳肴,其实并不值得一尝。

“尚书文章伯,诗教东海溥”,诗人赞扬了尚书的文章和诗教之盛。他认为,尚书的才华足以让天下人仰慕,他的诗教之术也足以流传至东海之滨。这一联是对尚书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之情。

“崇班移日下,选将整旗鼓”,诗人以高亢的笔调,描绘出军队整装待发的景象。诗人用“移日下”形容军队的威武雄壮,用“选将整旗鼓”来形容士兵们严阵以待、准备出征的决心。这一联既展现了战争的紧张氛围,又表达了诗人对士兵英勇善战的赞美之情。

“良辰文字饮,新旧客参伍”,诗人描绘了宴会上文人墨客齐聚一堂的场景。他们欢聚一堂,饮酒作乐,畅谈诗词歌赋之美。这一联不仅描绘了宴会上的热闹气氛,还体现了文人之间的交流与友谊。

“湘帘花艳艳,庭砖影过午”,诗人继续描绘宴会上的景色。他看到湘帘之下的花枝摇曳生姿,庭前的砖石在阳光下投下了长长的影子。这一联既描绘了宴会上的美景,又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喜爱。

“瓶荷折江皋,盆兰种澧浦”,诗人用简洁的笔法描绘了宴会上的活动。他在江边折了一枝荷花送给客人,在澧浦种下了兰花供大家观赏。这一联既展现了诗人的才艺,又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传看鸭绿研,秀骨铲玉斧”,诗人描绘了宴会上的书法表演。他展示了一幅鸭绿色的砚台,上面写着优美的诗句,然后又用一把玉斧巧妙地刻出了诗句中的意境。这一联既展示了诗人的书画才能,又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鱼子涂硬黄,大字健如虎”,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宴会上的舞狮表演。他用硬黄的颜料在鱼子上涂抹,然后再将狮子舞得矫健如虎。这一联既展现了宴会上的欢乐气氛,又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轻箑点雪山,草木尽泼卤”,诗人描绘了宴会上的音乐表演。他用轻箑敲击雪山,使草木都变得有光泽,仿佛被撒上了一层卤水。这一联既展现了宴会上的音乐魅力,又体现了人们对艺术享受的追求。

“明镜颇黎莹,水纹碧千缕”,诗人描绘了宴会上的水晶酒杯。他用明净的镜子映照出酒杯中的液体,晶莹剔透如同碧波荡漾。这一联既展现了宴会上的优雅氛围,又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者见未曾,赐予出天府”,诗人感慨自己从未见过如此美妙的情景,这真是难得一见的好机会啊!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又体现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醉眼照陆离,斜阳到堂庑”,诗人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他醉眼朦胧地看着天空中五彩斑斓的云彩,夕阳的余晖洒满了堂庑。这一联既展现了夕阳的美丽,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趁凉过城南,游兴聊一贾”,诗人描绘了夜晚乘凉散步的情景。他们在城南漫步,一边欣赏着美丽的夜景,一边尽情地游玩。这一联既展示了夜晚的宁静美丽,又体现了人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车轻马力骄,杂遝各飞舞”,诗人描绘了夜行马车的情景。马车轻盈而快速,马儿们欢快地奔跑着,相互追逐嬉戏。这一联既展现了夜晚的热闹场景,又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招提临路隅,萧散结村坞”,诗人描绘了寺庙旁的道路景色。招提(指寺庙)坐落在路隅,显得清幽而宁静;周围的村庄也被它所吸引,纷纷前来参拜。这一联既展现了寺庙的魅力,又体现了人们对信仰的尊重。

“凭轩怀故相,登坛礼佛祖”,诗人站在楼台上远眺远方,思念着过去与先贤共事的日子。他登上祭坛向佛祖祈祷,表达了对先贤的尊敬和怀念之情。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的怀旧之情,又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遥望风氏园,积翠浮天宇”,诗人遥望着风氏园的方向,只见那层层叠叠的绿荫覆盖了整个天空。这一联既描绘了风氏园的美丽景色,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篱落无人行,矮屋牵萝补”,诗人描绘了风氏园内无人行走的情景。篱笆旁没有行人经过的痕迹,只有一间矮小的屋子用藤蔓修补着破损的地方。这一联既展现了风氏园的幽静之美,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

“入门寒飕飕,青天落疏雨”,诗人进入风氏园后感受到一股清凉的气息。门前冷飕飕的风声让人不禁打了个寒颤,天空中飘起了稀疏的雨滴。这一联既描绘了风氏园内的气候特点,又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受。

“平地起伏龙,径广相撑拄”,诗人描绘了风氏园内平地上蜿蜒曲折的小道。这些小道像是一条条腾空而起的巨龙,它们互相支撑着彼此的力量。这一联既展现了风氏园内的自然景观,又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

“圆顶拥高盖,曲枝弯强弩”,诗人描绘了风氏园内亭台楼阁的造型。圆顶高耸,宛如一座宝塔;曲枝弯曲,如同一张强弓。这一联既描绘了风氏园内的建筑特色,又表达了诗人对建筑艺术的欣赏之情。

“霜皮裂寸理,空心积馀怒”,诗人描绘了风氏园内树木的苍老外貌。它们的皮肤已经冻裂开了一寸长的缝隙,而内部的木质却充满了愤怒的力量。这一联既展现了风氏园内树木的坚韧不屈,又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量的敬畏之情。

“势欲凌苍穹,老犹卧荒圃”,诗人描绘了风氏园内树木虽然年迈但仍傲然挺立的姿态。它们似乎要凌驾于苍穹之上,即使已经老去但仍顽强地生存在荒芜的园地里。这一联既展现了风氏园内树木的坚韧精神,又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