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皇纲失,宗社如山崩。
读书遭兵燹,灭没无一存。
伟哉姚公茂,绝学能相承。
军中来江汉,窦许号得朋。
读书鸣琴下,圣贤接寝兴。
宝剑抉浮云,手扶日月升。
经学唱西北,文物得未曾。
茫茫六合内,独让斯人能。

注释:

  1. 中原皇纲失:中原,指中国。宗社,指国家和皇室。皇纲,指国家的统治秩序。失,失去。
  2. 宗社如山崩:宗社,指国家和皇室。如,像。山崩,形容国家和皇室的崩溃。
  3. 读书遭兵燹:读书,指阅读书籍。兵燹,指战争引起的动乱。
  4. 灭没无一存:灭没,指消失。一存,一个也没有留下。
  5. 伟哉姚公茂:姚公,指姚广孝。伟哉,表示赞叹。
  6. 绝学能相承:绝学,指断绝的传统学问。相承,代代相传。
  7. 军中来江汉,窦氏号得朋:军中,指军中的生活。江汉,指长江和汉江。窦氏,指窦默。号得朋,指与窦默结为朋友。
  8. 读书鸣琴下,圣贤接寝兴:读书,指阅读书籍。鸣琴,指弹奏乐器。圣贤,指圣人和贤人。接寝兴,指圣人、贤人的思想和精神影响人们的生活。
  9. 宝剑抉浮云,手扶日月升:宝剑,指锋利的剑。抉,拔出。浮云,比喻困难重重的问题。手扶日月升,指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10. 经学唱西北,文物得未曾:经学,指儒家经典学说。唱,发扬光大。西北,指中国西北部地区。文物,指文化遗产。得未曾,表示从未有过。
  11. 茫茫六合内,独让斯人能:茫茫,形容广阔无边。六合,指天地四方。斯人,指这个人。独让,指特别看重。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高启在读《元史》时写下的三首诗中的一首。诗人通过对《元史》中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历史事件的关注和思考。
    首联“中原皇纲失,宗社如山崩”描绘了国家陷入战乱之中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不安。
    颔联“读书遭兵燹,灭没无一存”则进一步揭示了战乱给读书人带来的灾难和毁灭。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读书人命运的同情和关切。
    颈联“伟哉姚公茂,绝学能相承”则赞颂了姚广孝的卓越才华和深厚学识。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姚广孝的敬佩和尊重。
    尾联“茫茫六合内,独让斯人能”则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思想,表达了诗人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不安。
    整首诗以《元史》中的人物为线索,通过对其评价和思考,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