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帷玉佩问湘娥,夕张佳期忆《九歌》。
寂寞荒祠丛竹泪,西风吹作洞庭波。
【注释】
翠帷:绘有翠鸟的帷幔。玉佩:用玉制成的饰物。湘娥:指湘水女神。夕张:傍晚时分。佳期:美好的约会。九歌:《楚辞》中的一组诗篇,共二十一篇,以楚国民间祭祀时唱的歌《招魂》《东皇太一》《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五篇为首。寂寞:孤独、凄凉。荒祠:荒芜的祠堂。丛竹泪:丛生的竹林滴下的泪水。西风:秋天吹来的寒风。洞庭波:洞庭湖的波浪。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成名作。诗题为“黄陵庙”,但作者并未直接咏写庙宇本身,而是从庙前江边的景色着笔,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自己怀人伤别之情。
首句“翠帷玉佩问湘娥”,写一个女子手持翠帷和玉佩来到湘江之滨,她是向湘水女神询问什么?她要问什么呢?“晚张佳期忆《九歌》”一句交代了这位女子所问的问题。“佳期”、“九歌”是当时流行的歌曲名称,“晚张”则指黄昏时刻,也就是女子来到湘江边的时候。“夕张”即傍晚,而女子是在黄昏时刻来到湘江边,这分明是有意寻访,所以第二句说:“寂寞荒祠丛竹泪,西风吹作洞庭波。”这是说她在湘江边看到的景象:荒凉的祠庙里只有丛丛竹子在秋风中流泪;西风吹动洞庭湖的波浪。这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洞庭波”来暗示这位女子的怀思之情。“湘娥”即湘江女神,传说她居住在洞庭湖畔,屈原的《九歌》中的一首就是祭奠她的。《九歌·湘夫人》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首诗是屈原怀念湘夫人所作,后来被选入宋郭茂倩《乐府诗集》。诗的前半部分写湘夫人乘船远去的情景:天高气清,碧空如洗;秋色正浓,湖水澄碧。此时,一位美丽的女子乘着小船,来到了湘夫人的居处,与湘夫人相会。后半部分写湘夫人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眼望渺茫的远山,心中充满了忧愁,只见阵阵秋风扫过,洞庭湖上泛起层层涟漪,树叶纷纷飘落。
此诗以景衬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构思巧妙。首句写翠帷玉佩之女来到湘江边,是有意寻访湘江女神。颔联写她在湘江边看到的景象:一片荒郊野墓,只有丛生的竹子流着悲伤的眼泪。颈联由自然景象过渡到人事,写西风吹动洞庭湖的波浪,似乎可以听到湘江女神那哀婉的歌声。全诗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