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繻
感愤时事,再赋 衮衮诸公如傀儡,朝求神仙夕尚鬼。 堂堂衣冠不自存,苦把貂蝉续狗尾。 注释:衮衮的诸公如同木偶一般,早上追求神仙晚上却崇尚鬼神;他们衣冠楚楚,却不知道如何保全自己,反而将貂蝉和狗尾巴续在一起。 叶公好龙已非龙,乃好殊俗小雕虫。 钩辀口舌成才隽,胪列皮毛为化工。 有兴不浅是老子,无物可观信恼公。 呜呼中法能求实,随处可生新艺术。 不然西法亦腐烂,覆辙后先总如一。 君不见西国亦有弱与强
闻东西战事感赋 东头斗龙西头虎,杂糅万类为刀俎。草木江山腥血流,乾坤橐钥变机弩。 注释:东边的龙与西边的虎相争斗,将各种生物都当作刀和砧板般利用。大地山河充满了血腥,天地的锁钥变成了机弩。 赏析:此诗描绘了作者在战争时期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感叹,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深深关切和担忧。 叹我生时何不辰,极目中原生莽榛!汉武、唐宗不复作,争长黄池付夷人! 注释:感叹自己生不逢时,看不到太平盛世的景象
【注释】 村家:指农村人家。即事:眼前之事。浮瓜:在瓜架上搭一个架子,使瓜果浮在上面,可以防止腐烂。沈沈:沉沉的样子。浓绿:浓密的绿色。铜钲(zhēng):一种乐器。卖饧(xíng):出售麦芽糖。藜火烟散:中午做饭后烟已消散。春薤(xià)茎:用嫩绿的韭菜做的菜。催科:催征赋税。旦夕:早晚。桃源行:桃花源中的路。典衣:典押衣服。虏尉:指少数民族的首领或官员。曳杖趑趄(zīqī):拖杖徘徊
【注释】 ①山谷:北宋文学家黄庭坚,人称“山谷道人”。他的诗风豪迈,与苏轼齐名,世称“江西诗派”。 ②蔡伦纸: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百里:比喻很远。携:带。屐:木制鞋。为:为了。看山:观赏山水。 ④林子:作者自号。下笔发想奇,新词未就神先驰:指他下笔成章,才华横溢。 ⑤饭颗(lǎo kē):形容食物小而精美。卓午身:形容饭菜美味可口。 ⑥云汉:天上银河。这里借指诗歌的美妙。 ⑦七月
【注释】 有感:感慨。 放歌:放声歌唱。 司并(xi):《汉书·地理志》:“司并县,属兖州。” 披裘冰天射虎行:披着皮裘在冰冻的天地中猎虎。 壮颅(tuǐ):形容人头脑聪明过人,像大头颅一样。 何能碧海诛长鲸:怎能在碧海上杀死长鲸? 行年三十又有七:年龄已过三十岁,又过了十七岁。 电光雷火驱白日:闪电雷鸣电光闪烁,把太阳都赶跑了。 已抛腰下断水力:已经丢掉了腰间的水力。 更秃楯头如椽笔:
【注释】 赋赠丁茂才锡勋从内兄 昔日君家富华藻,琴书冠佩春风好。老成凋谢危乱来,全家航海辞蓬岛。 楼台亭阁烽火中,丁令重归颜欲老。中原山水已沈沈,故里风烟殊草草。 君来已叹风景非,君怀不与当初违。过我床头论书史,奇气激昂风雨飞。 三、四年间两相见,闽山、台海开生面。旧时头责不余嘲,今日神交不汝倦。 纵谈时事更谈诗,海外今无此襟期。五千年史三更展,五大洲图四壁披。 时时激我功名念,夜永灯抽一尺焰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 首联:“吾台已付弱水沉,中邦亦共破舟看。” 诗人借用“弱水”来指代印度的恒河,暗指自己被贬为庶人,如同“弱水”一样,无法返回中原。“中邦”即中原,这里用来指代北宋王朝。诗人用“破舟看”来形容自己被贬为庶人,就如同破船一样,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和荣耀。 颔联:“纵觉黄图终崛兴,不免黑风此吹散。” 诗人借用“黄图”来指代北宋王朝的政治图谋,用“黑风”来比喻元朝统治者的压迫
【诗句】 寄赠施悦秋先生忆昔中原承平世,先生文采青云第。万丈光芒压斗牛,千里江山开绮丽。 元龙豪气曾几时,世钢致人不可知!曾参原无杀人事,范滂竟有党祸施。 党祸由来陷清议,大狱锒铛动缇骑。浮家一舸走江湖,惊涛骇浪皆痛泪。 阴阴六月天雨霜,浮霾蔽日无晶光。匿迹通家似张俭,埋名药市同韩康。 人生胸次多磈礧,得来祸患非寻常。先生意气仍爁煔,耳雷鼻火吐长焰。 啸歌不废万卷书,感愤横磨三尺剑
【译文】 听说中原发生战事,我不禁感慨万千。陆上有大冶氏,海里有珍珠,乾坤的轴心在手。不相信那万年太古的国家,一旦龙钟便老朽。 啊!今天谈战争就像谈论虚空。平戎之策付与马耳风。铁轮炮车满地,狂澜日与海流东。 连年战火不断,天空一片红。向西望去徒然怅然。焦头烂额盛京城,匍匐着父亲老幼提儿童。 谁知海外暂时休息?哀哀也成中泽鸿。 【注释】 大冶: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之一,传说他铸过剑和鼎。
我曾在高楼上远望大海,长恨自己的胸怀无法展开。春天里寒冷潮湿,连绵的风和雨,忽然听到从山中来的朋友。 客人在楼中畅谈诗酒,如同高适、李白登临泰山时的场景一般。眼前的景象没有蓬莱仙境的气派,但可以与大块土地抵掌为戏。其中一人从远方赶来,走过了中原万里大地。西边抚摸华山,东边泰山,北沿黄河,南面淮水、泗水。 太行山上秋天的景色如马头一样美丽,吴苑的早晨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襟。早上乘坐淮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