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繻
【诗句释义】 俯念大海中,求珠应不夜。自恃骊龙精,当有神光射。一寸明月辉,岂无神雀下。象罔眼如箕,搜寻何能罢。升之在云衢,鳞甲风雷化。沉之在重渊,光芒泥涂藉。得失两心煎,欲脱不得卸。本无毫末加,何为动惊吒。但思出身阶,此为乘时驾。成都有相如,不屑赀郎借。是以一卷文,珍重不轻假。可怜遭按剑,犹望连城价。九月月几望,桂树开花时。蕊榜将悬阙,颠倒郢中儿。我身在海角,引领望天池。云程阻风信,得失未应知
【诗句释义】 1. 诗的首联:“白浪如山西北来,谽岈一线港门开。” 描述的是海浪从西北方向涌来,形成了一道狭窄而深邃的港口。 2. 颔联:“西山合沓东南障,远海重见琅琊台。” 描绘了在远方的海洋中,可以再次看见琅琊台,这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著名景点。 3. 颈联:“海水群飞今几日,旧日山容已全失。” 表示海水已经飞行了很长时间,而原本的风景已经完全消失了。 4. 尾联:“中国楼船去似风
庚寅年六月,上天降下雨露,滋润大地。 然而一夜之间,狂风怒吼,电闪雷鸣,万山草木被连根拔起。 老龙奋起威风,牙利爪尖,纷纷冲撞撕扯。 它所到之处,屋瓦乱飞,气势磅礴。 这是从何而来?原来是水灾泛滥! 田庐所居的人们,一夕之间成为鱼鳖。 地上的山石突然奔腾而去,井田随之破裂。 哀哀苍天不闻,苍生饱受颠沛流离之苦。 苍生遭受颠沛流离之苦,自不自今始。 去年颁布新法令,诛求苛政,百姓不堪重负。
秋试行役感咏 相见问劳苦,翻讳己心愁。 自君之出门,不敢登高楼。 楼头红日照,楼外白云浮。 见云不见人,风信海中沤。 鲤鱼常渺渺,鸿雁自悠悠。 景物夙已换,自夏以徂秋。 桂轮圆复仄,橘柚绿已稠。 道上渐轻霜,言念季子裘。 相见虽云欢,明日将远游。 嫁君在少年,离别何如流。 为卿话旅况,卿当添烦忧。 丈夫负弧矢,岂复恋家室。 惟有高年亲,艰难离双膝。 幽禽鸣木中,时亦思琴瑟。 逐逐鸡肋名
鸡笼港漫游感事 民间膏血浪沙淘,千秋尽入尾闾底。潮来潮去吊兴亡,我亦望洋悲海市。 注释:民间的血汗被泥沙所冲刷,千年的功业都归于大海。潮起潮落都是对过去的追悼和哀悼,我也如同站在海边,感叹着世事如梦
焦山: 焦山的山色秀美得压过了金山,江上的云鬟堆积得像是堆满了山峰。寺庙中有着层层叠叠的山脉,一座寺庙两座美景谁能删减。 赏析: 焦山的山色秀美得压过了金山,江上的云鬟堆积得像是堆满了山峰。寺庙中有着层层叠叠的山脉,一座寺庙两座美景谁能删减。 注释: 焦山的山色秀美得压过了金山:这里指的是焦山的山水景色非常优美,甚至超过了金山的景色。金山位于镇江城西,山上有金山寺
登珠潭屿偶咏 万山重重围一水,四水圆圆浮一山。 - 注释:万山环绕着一条水流。四条小溪像珍珠一样在水面上飘荡。 译文:群山环抱着一条清澈的水流。 - 我欲移家长此住,尘途扰扰山缘悭。 - 注释:我打算在这里长住。但路途遥远,山势险峻,难以到达。 译文:我想在这里长期居住,但路途遥远且山势险峻,难以到达。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珠潭屿时所见的美丽景色和感受。首句写群山与水流的关系
注释:暂且自在地在人世间逍遥,不必追求欢乐,也不必忧虑忧愁。 赏析:诗中的“闲居”是指隐居,而“人世外”则是说在人世间之外自由自在的生活。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认为人生应该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安宁,而不是世俗的欢乐和忧愁。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文人中颇为普遍,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是对这种生活态度的最好诠释
出鹤林寺入山得竹林寺 万竹围一山,中有禅宫丽。 冈峦相属回,烟岚若澄霁。 山门步步高,竹林风细细。 佛殿山作阶,禅关石成砌。 万籁静清宵,钟声出林际。 译文: 走出鹤林寺进入山中发现了竹林寺, 万片竹子围绕着一座山,其中有座美丽的禅宫。 冈峦相连回环,云雾缭绕仿佛晴朗的天空。 寺院的山门前层层叠叠,竹林间的清风徐徐吹来。 佛殿的台阶如同山岭一般陡峭,禅关的石阶宛如砌石一般整齐。 万籁俱寂的夜晚
微名迫我起,我行过千里。 既越两重洋,又涉百重水。 波涛挟蛟鼍,时时向人跂。 咫尺生风云,天色迷瞻视。 身在澎湃中,轻掷同敝履。 不识有眠食,岂复有行止。 言念古战场,安能在海里。 丈夫志四方,艰难此为始。 我行过关山,一平复一险。 马角与船唇,流光常烁闪。 一入矮屋中,苍苍为之掩。 如蜂攒蜜房,如蛾傍灯焰。 不必帝京尘,缁衣已先染。 叹息古英雄,此中多沉奄。 意气幸发越,磨刀不惧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