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繻
秋试行役感咏 转念读书乐,再把陈编玩。 浩歌梁父吟,落叶空阶满。 木末起蝉响,秋深天气凉。 萧森商声远,孤园摇众芳。 赏析: 《秋试行役感咏》是一首抒发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等多重感慨的长诗。诗人在秋风落叶的季节里,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态的炎凉,从而引发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入思考。 “转念读书乐,再把陈编玩。” 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他喜欢读书,享受阅读的乐趣
卖儿翁 男者奴,女者婢,田园稼穑生荆杞。昨日催科到闾里,求生不生死不死。 老妻典尽御寒衣,老农卖尽耕春耜。今日家中已无馀,所未尽者惟有子。 欲别泣涟洏,欲往何处依。皤皤双白发,何日再生儿。 出门得温饱,胜在家中饥。养子已无期,生子复几时。 旁人闻之心骨悲,老翁吞声前致辞。吾台前日称乐土,不知何人造崄巇。 量尽田园增尽赋,地无膏腴民无脂。人事天灾一齐下,哀鸿嗷嗷何所之。 重以役胥如貙虎
译文 牦牛不捕捉老鼠,即使体型庞大也无需如此。 驽马放在厩中,数量再多也只会白费。 养着成百上千的军队,以备急时供驱驰。 在野外守护,在城墙上防御,都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爱惜自己的生命而忽视国家的安全,就像戴头巾的行尸走肉。 平时就常常感到不安,更遑论危急时刻了。 夜晚听到盗贼声,他们就会在城池周围肆意掠夺。 城上的女墙,被一群醉酒的人所忽略,如同痴人一般。 用声东击西的策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作者感情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诗句作答。“门前咆哮鸣,屋后锒铛声。父老不敢出门视,催科到处鸡犬惊。”意思是:催税官一到,家家户户就关门闭户,连狗都吓得狂吠不止。“催科”指官府征收租庸调等赋税,这里借指催税官到任。诗中“咆哮”“鸣”、“惊”等词生动地描绘出催科官到任时乡里百姓的惊恐心理。“催科狰狞如虎狼,催科震怒如雷霆
【注释】 1. 陆行畏虎,水畏波:比喻人害怕危险。2. 恶(è)知波向平地多:意思是哪里知道海浪会冲向平坦的陆地呢! 3. 扬帆鼓棹即逋逃:指船只扬起帆,扬起桨,就是想逃跑。4. 风晴浪静不得去:即使天气晴朗、波浪平静也不能离开。 5. 关吏悉索如老饕(tāo):关官要搜刮得像个贪官一样。6. 溪壑填盈开一面:指河道被填满了。7. 行人舟子唤奈何:船行的人和船夫叫苦无济于事。 8.
【注释】 1. 忆昔:回忆过去。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汉道恢是恢复中原汉室的雄心。 2. 宸游:帝王出行。直过:直接经过。琅琊台:地名,位于今山东临沂市苍山县境内,为齐景王高湛在琅邪台上筑宫而得名,因台形似砚台,故称琅邪台。 3. 海西:指渤海以西地区。白狄: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占星:观察星辰运行以预测吉凶,这里指白狄部落。望气:通过观察自然气象变化推测国家吉凶。 4. 益地图
【注释】 1、夙愿:长久以来的愿望。 2、请缨:古代指公卿大臣请求朝廷任用自己,这里比喻报效朝廷。 3、江山、卓:均为动词,分别表示“在”和“立”。 4、晾鹰:古代一种训练鸟猎的技艺。 5、楼兰:古国名,西汉时被匈奴攻陷,汉武帝派卫青等大举反击,楼兰投降,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府统辖西域地区。 6、介子:即张骞,西汉时期出使西域的外交家。 7、逢萌:东汉初年著名的隐士,曾拒绝汉武帝征召,隐居山中。 8
门丁谣 我公在何处,我公在县厅。 我公不解事,解事有门丁。 能令我公喜,能令我公怒。 指挥不待公,我公殊不恶。 我公下村乡,门丁能攘羊。 鸾刀取其血,血是民汁浆。 我公到城市,门丁能作豸。 有角不触邪,触取巨象齿。 公若欲催科,门丁张网罗。 役夫且慢发,役夫货几何。 公若欲谳狱,门丁几番促。 促公复迟公,门包几车粟。 门丁能作福,门丁能作威。 小民一身肉,俱为门丁肥。 我公能作官,门丁与有分。
【诗句释义】 俯念大海中,求珠应不夜。自恃骊龙精,当有神光射。一寸明月辉,岂无神雀下。象罔眼如箕,搜寻何能罢。升之在云衢,鳞甲风雷化。沉之在重渊,光芒泥涂藉。得失两心煎,欲脱不得卸。本无毫末加,何为动惊吒。但思出身阶,此为乘时驾。成都有相如,不屑赀郎借。是以一卷文,珍重不轻假。可怜遭按剑,犹望连城价。九月月几望,桂树开花时。蕊榜将悬阙,颠倒郢中儿。我身在海角,引领望天池。云程阻风信,得失未应知
庚寅年六月,上天降下雨露,滋润大地。 然而一夜之间,狂风怒吼,电闪雷鸣,万山草木被连根拔起。 老龙奋起威风,牙利爪尖,纷纷冲撞撕扯。 它所到之处,屋瓦乱飞,气势磅礴。 这是从何而来?原来是水灾泛滥! 田庐所居的人们,一夕之间成为鱼鳖。 地上的山石突然奔腾而去,井田随之破裂。 哀哀苍天不闻,苍生饱受颠沛流离之苦。 苍生遭受颠沛流离之苦,自不自今始。 去年颁布新法令,诛求苛政,百姓不堪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