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中原汉道恢,宸游直过琅琊台。
海西白狄占星至,关上青牛望气来。
益地图从王母送,受降城向武皇开。
只今九叶思前事,无复经纶草昧才。
世界方今号共和,英雄才岂老瞒过。
华夷獶杂衣冠尽,人物萧条制作多。
玉牒空移秦历数,金瓯谁补汉山河。
可怜海外珠崖郡,付与东荒作逝波。
血雨腥风处处流,蓬莱真个作蓬邱。
万家痛哭仍苛虎,九海孤穷更聚鸠。
罗掘一空兵不厌,怨仇交积主无忧。
管宁穿榻辽东地,懒把馀生计去留。
兵气漫天日月昏,深山大泽亦风云。
凯旋酒犒花门队,鏖杀戈来輴板军。
麛鹿毁胎方扫穴,貔貅见馘忽亡群。
洞黎亦有枭雄辈,请与中原猛士闻。
【注释】
- 忆昔:回忆过去。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汉道恢是恢复中原汉室的雄心。
- 宸游:帝王出行。直过:直接经过。琅琊台:地名,位于今山东临沂市苍山县境内,为齐景王高湛在琅邪台上筑宫而得名,因台形似砚台,故称琅邪台。
- 海西:指渤海以西地区。白狄: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占星:观察星辰运行以预测吉凶,这里指白狄部落。望气:通过观察自然气象变化推测国家吉凶。
- 益地图:增加地图上的内容,王母:神话中的女神,道教尊称西王母为王母娘娘。从王母送,受降城向武皇开:指从《山海经》中补充地图内容,受降城是汉朝初年汉武帝设置的郡名,后成为汉朝的边界。
- 九叶:泛指九代君主,思前事:思念过去的事情。
- 九叶思前事,无复经纶草昧才:九代君主都怀念过去的事情,没有能够施展才华治理国家的贤人。
- 世界方今号共和:当今世界称为共和国。共和,即共和国的意思。老瞒:三国时吴主孙权的字。
- 华夷獶杂衣冠尽,人物萧条制作多:天下各族混为一体,衣冠尽数,形容天下大乱。萧条,荒凉破败。
- 玉牒空移秦历数,金瓯谁补汉山河:玉牒,皇帝的诏书,玉牒空移指唐朝灭亡,秦历数指秦朝的历史,金瓯,指国宝。
- 可怜海外珠崖郡,付与东荒作逝波:海外的珠崖郡被交给东荒,成了逝水。
- 血雨腥风处处流,蓬莱真个作蓬邱:遍地都是血腥和腥气,蓬莱真个作蓬邱,指唐末藩镇割据局面使蓬莱变成了废墟。
- 万家痛哭仍苛虎,九海孤穷更聚鸠:百姓们痛哭流涕仍然受到残酷迫害,大海里孤独贫困的人们更加聚集在一起。
- 罗掘一空兵不厌,怨仇交积主无忧:搜刮得干干净净的士兵并不感到厌烦,怨恨仇敌的人更多了,国家也就没有了忧患之忧。
- 管宁穿榻辽东地,懒把馀生计去留:管宁穿上鞋到辽东去,懒得考虑余生如何度过。
- 兵气漫天日月昏,深山大泽亦风云:战争的烽烟弥漫天空,日月昏蒙,深山大泽间也起了风云变化。
- 凯旋酒犒花门队,鏖杀戈来輴板军:凯旋归来,士兵们高兴地喝酒庆祝,鏖战激烈,战士们挥戈猛击敌军。
- 麛鹿毁胎方扫穴,貔貅见馘忽亡群:猛兽摧毁了巢穴才清扫地面,貔貅(传说中一种神兽,能食虎豹)杀死敌人就失去了群体。
- 洞黎亦有枭雄辈,请与中原猛士闻:洞黎也有枭雄一样的人物出现,希望和中原的勇士们并肩战斗。
【赏析】
这是一首感怀诗,抒发作者对唐王朝衰败、社会动荡以及自己壮志难伸的感慨之情。全诗共八句,每句皆有所赋,且句句紧扣“感怀”二字;同时,诗人又巧妙地将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首联回忆过去,表达了作者对恢复中原汉室的雄心壮志。颔联描述了渤海以西的白狄部落占据有利地势,而关内的青牛望气则预示了战争的胜负。颈联指出《山海经》中丰富的地理内容可以增加地图的详细程度,而受降城的建立则为汉朝边界带来了安定。这两句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知识的运用以及对国家疆域的重视。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唐末混乱局面的忧虑。尾联描绘了战争结束后,人民生活在极度困苦中的景象。同时,也暗含了对战争胜利后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尾联还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期望,希望他们在乱世中能够脱颖而出,为国家带来希望。此外,尾联还反映了诗人对中原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变迁、战争胜败和个人情感等方面的内容,展现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感、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同时,诗歌还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如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