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麐
醉太平 风凄露清,参斜斗横。 兔华如水回萦,到帘纹自平。 三更四更,无情有情。 枕函残梦初醒,有金钗堕声。 注释: 1. 风凄露清:形容夜晚的风寒冷且空气中带着露水的味道。 2. 参斜斗横:描述天象变化,指北斗星倾斜,南斗星横卧。 3. 兔华如水回萦:比喻月光如水,洒在地面上形成美丽的波纹。 4. 到帘纹自平:月亮映照在窗帘上,形成了一种自然的纹理或图案。 5. 三更四更:指的是深夜时分
【注释】: ①南楼令:词牌名。又名“忆秦娥”等。双调,六十六字。上下片各四仄韵,一叠韵。 ②银汉:即银河。 ③珊瑚四寸钩:指梳妆用品。珊瑚,一种红色宝石。 ④小红帘:用红丝绳系着的细长竹帘。 ⑤玉搔头:古代妇女用来搔头的一种玉器。 ⑥纤手弄轻柔:形容女子手儿娇嫩柔和。 ⑦新声曲谱修:指女子弹奏乐器的声音优美动听。 ⑧檀郎:对男子的美称。 ⑨肠断:形容内心极为伤感悲痛。 ⑩两地、两人愁
【注释】: 绿琼:即翡翠,泛指珍禽异兽。 云英:即云英子,传说为商汤之妃。《山海经·海内西经》:“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名曰‘云师’。”仙眷:仙人眷属。 屏风障:用屏风遮挡。 黄花:菊花。 青豆:绿豆。 画舸:船名,这里代指船只。 七十二峰:传说中的地名,在今安徽休宁县北。 巫山梦:巫山神女梦会楚王的故事。 央充使:派遣使臣。鱼鳞:古代的一种文书,形似鱼鳞。蓬苑:神话中蓬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解答本题要抓住诗句内容,理解其表现手法,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作答。 “玉楼春”是词牌名,这里用来代指这首词。“重重帘幕谁家院”,意思是说重重的帘幕遮住了谁家的庭院?这句写闺中人所处的环境。“东去伯劳西去燕”意思是说东边离去的是伯劳鸟,西边离去的是燕子。两句写景,以物象暗示人物,点出离别的时间。“却教相别一相逢,只许相思不相见”意思是说却让相别的人重逢
一落索 荷叶 三十六陂烟雾。 迷藏无数。 采莲人到不惊他,是睡著、鸳鸯处。 等得红衣脱去。 无风自舞。 西窗窗外有芭蕉,似商略、今宵雨。 注释: 1. 一落索:词牌名,此处指词的标题。 2. 三十六陂:泛指众多的池塘。 3. 迷藏无数:形容水面上的荷花像在捉迷藏一样。 4. 采莲人:指采摘荷花的人。 5. 惊他:没有惊动他。 6. 睡著:睡着的意思。 7. 鸳鸯:这里指的是鸳鸯戏水的情景。 8
【赏析】 这是一首以“竹风”、“荷风”为媒介,写人与物交融情景的小令。上片写景抒情。“醉太平”三字起得妙,点出全篇主旨。“竹风韵长”句写风吹竹林,竹叶沙沙作响,声韵悠扬不绝;“荷风气香”句则说荷塘边荷花飘香,微风送来阵阵荷香。这两句分别描绘了两种景象:一是静谧优美的环境,让人陶醉;二是动中寓静的美感。“待他月上回廊”一句,承上启下,过渡到下片写人物活动。“他”指“檀郎”,即情人
水文广簟 水文:形容簟子纹理清晰,像水面的波纹。 簟:竹席。 傍堕双钗燕 傍:靠近。堕:落下。燕:燕子,这里代指人。 双钗:两个发髻上插着的梳子。 花映枕函红两靥 枕函:用来盛放枕头的盒子。 红两靥:脸红得像两腮。 羞被小鬟看见 被:覆盖的意思。 鬟:发鬟,古代女子盘结于头顶的发式。 见:看见。 何人惊起蘅芜 何人:什么人。 惊起:惊动。 蘅芜:草名。这里借指女子。 起来手弄荷珠 荷珠
菩萨蛮 花朝饮袁湘湄秋水池堂 薄寒细雨城南陌。去年今日花朝节。 杨柳一丝丝。河桥人去时。 去年春在否。今日花朝酒。 杨柳又依依。河桥未别离。 译文: 在秋池边的亭子,我们共同庆祝了花朝节。 寒冷的小雨洒落在城南的小路上,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柳树随风轻摆,每一根都像是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 去年的春天是否还在?那时的我们是否也在这里相聚? 我们再次来到这个曾经共度美好时光的地方,举杯同饮
译文: 一月没有晴,早晚鹁鸪叫得急促。刚是棉衣换了,却轻寒恻恻。年年羁旅送生涯,或许又有寒食节。试向雨声多处,问杏花消息。 注释: 好事近:词牌名,又名“庆春宫”、“喜迁莺”等。双调,五十八字,前片四句三平韵一仄韵,后片两仄韵三平韵。 一月不曾晴:指阴雨连绵的冬天。 鹁鸪啼急:鹁鸪鸟鸣叫声急促。 棉衣换:换上了棉衣。 轻寒恻恻:形容微寒。恻恻,寒冷的样子。 年年羁旅送生涯:每年都是在外旅行送别。
诗句释义: 1. “流莺声巧” - 描述的是春天的莺鸟叫声,它们的声音听起来非常悦耳。 2. “春事江南早” - 表示江南春天来得早,一切都生机勃勃。 3. “心上愁如池上草” - 将心中的忧愁比作池边生长的草,暗示这种忧愁是无处不在且难以消除的。 4. “不觉不知生了” - 表达了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好像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变得如此忧郁。 5. “江南芳草先生” - “芳草”指的是江南春天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