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麐
诗句: - 钗头凤:这是一首描写古代妇女思念丈夫的词。 - 檐铁:指屋檐上的铁制装饰。 - 屏山曲:屏风上绘制的山水画。 - 春眠足:春天睡得很香,脚都伸不直了。 - 丁冬惊起鸳鸯宿:听到什么动静,鸳鸯被惊醒了。 - 重帘静:重重的帘子静静地放下,没有声音。 - 重阑凭:重重的栏杆靠在墙上。 - 月明如水,梨花无影:月光明亮得仿佛是水一样,但梨花的影子却不见了。 - 珍珠箔:用珍珠做成的窗户纸。
注释: 1. 漏水沉沉欲冻:指夜深了,水漏滴得声音沉重。 2. 烟锁玉楼双凤:形容楼上的窗户被烟雾笼罩,像是有两只凤凰在窗前飞舞。 3. 唤起小窗前,窗外花枝摇动:意思是说,在小窗户的前面,窗外的花朵在风中摇曳。 4. 休送:不要送走。 5. 今夜月寒霜重:今天晚上月光寒冷,霜气很重。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夜晚景色的小令诗。诗中通过描绘夜深时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对夜晚的感受和情感。
【注】小亭开宴梨花白,小亭:指宴会的场所;梨花白:形容宴会上梨花如雪一般洁白。 钗痕衫影湘屏隔,钗痕:代指女子的发髻;衫影:指女子的衣裳;湘屏:指古代女子在屏风后面化妆。 众中欲避暗中来,众中欲避:指宴会上众人都想避开的意思;暗中:代指宴会上的人。 仍小立。眼波瞥。有人见了红双颊。 仍小立:仍然站在那里。眼波瞥:眼神闪烁不定。有人见了红双颊:有一个人见到她脸红了
【注释】 1. 荷叶杯:词牌名,又名《醉花间》、《秋蕊香》。双调,五十四字,上片五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另有六十二字和七十八字的变体。 2. 两扇绿窗开了:指女子打开了窗户,窗外是一片荷花。 3. 含笑:指女子面带微笑。 4. 独凭阑:独自站在栏杆旁。 5. 罗衫花影两相照:指女子身着罗衣,花影与她的倩影相互映衬。 6. 知道:明白、懂得。 7. 月华寒:月光洒在身上,使人感到凉爽。
【注释】 熏炉:熏香的炉子。鸂鶒(qún yǐ ):一种水鸟。清冰一片红蕤湿:指初春时节,寒冰未融,花木含苞欲放。蕤(ruí),花的枝叶。 抱影就灯眠:抱着自己的身子睡觉。影:身体的影子。就:靠近、面对的意思。 霜华催晓角:早晨霜花催促着吹响号角。 残梦如烟薄:残存的梦想如同淡淡的烟雾。薄:淡薄,模糊不清的样子。 【赏析】 《菩萨蛮·寒夜》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词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意象、把握情感和赏析作者表达的情感的能力。解答时,注意结合全诗加以理解分析。“虽”是无凭无据,“却胜”“不情不绪”是说虽没有凭据(证据)却胜于不情之绪,这里用反语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万一得相寻”意思是说如果有幸与她相见,“相寻”指寻找她。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爱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年时庭院”“惊断”写出了诗人对妻子深深的怀念,而妻子却不知去向
诗句释义 1 “黄花开了,兔花寒峭,霜华满地。”:描述了一种寒冷而美丽的秋天景象。黄花(菊花)开放,而兔子花(秋英)则显得有些寒凉和峭拔,地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霜。 2. “酒徒已星散,况酒边罗髻。”:描述了朋友们已经各自离去,只剩下自己独饮,更显孤独。 3. “燕去鸿归人病矣。也无人会此时意。”:燕子飞走了,大雁归来了,但人们却生病了。没有人能理解我现在的心情。 4. “芦花遍烟水,作雪花飞起
【注释】 凤凰台上:指杭州灵隐寺内的凤凰亭。 香兽:指用香料熏制的小动物,这里指焚香的炉子。 云鱼卷彩:指云雾缭绕如鱼游动,色彩斑斓。 空庭帘影深深:庭院深幽,帘影重重。 惊起栖禽:惊起了栖息在周围的鸟儿。 窗外露华如雨:窗外的露珠像雨点一样密集。 最好是,新凉今夜:最好今天晚上天气凉爽。 最好:最好的意思。 叠香衾:铺上香绵被。 愔愔(yīn):安静的样子。 者遭瘦也:我是因为消瘦了才来到这里
醉太平 风凄露清,参斜斗横。 兔华如水回萦,到帘纹自平。 三更四更,无情有情。 枕函残梦初醒,有金钗堕声。 注释: 1. 风凄露清:形容夜晚的风寒冷且空气中带着露水的味道。 2. 参斜斗横:描述天象变化,指北斗星倾斜,南斗星横卧。 3. 兔华如水回萦:比喻月光如水,洒在地面上形成美丽的波纹。 4. 到帘纹自平:月亮映照在窗帘上,形成了一种自然的纹理或图案。 5. 三更四更:指的是深夜时分
卜算子 帘外雨如烟,柳外花如雪。 已是恹恹薄病天,又作清明节。 昔日结如心,今日心如结。 心里重重叠叠愁,愁里山重叠。 注释: 1. 帘外:指窗前。 2. 雨如烟:形容雨点细密如烟。 3. 柳外:指窗外。 4. 花如雪:形容花白如雪,鲜艳美丽。 5. 恹恹:形容身体不适,精神萎靡的样子。 6. 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农历的四月初三。 7. 昔日结如心:指过去的事情就像心结一样难以解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