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兽销烟,云鱼卷彩,空庭帘影深深。
正高窗不掩,惊起栖禽。
窗外露华如雨,休小立、滴透罗襟。
最好是,新凉今夜,教叠香衾。
愔愔。
者遭瘦也,多病最文园,负了琴心。
记碧梧桐院,红藕花阴。
冰骨玉肌无汗,天如水、人堕瑶簪。
年时事,沉吟至今,今又沉吟。

【注释】

凤凰台上:指杭州灵隐寺内的凤凰亭。

香兽:指用香料熏制的小动物,这里指焚香的炉子。

云鱼卷彩:指云雾缭绕如鱼游动,色彩斑斓。

空庭帘影深深:庭院深幽,帘影重重。

惊起栖禽:惊起了栖息在周围的鸟儿。

窗外露华如雨:窗外的露珠像雨点一样密集。

最好是,新凉今夜:最好今天晚上天气凉爽。

最好:最好的意思。

叠香衾:铺上香绵被。

愔愔(yīn):安静的样子。

者遭瘦也:我是因为消瘦了才来到这里。

多病最文园:我最是多病,就像文惠太子一样。

负了琴心:辜负了我弹琴的心情。

绿梧桐院:绿油油的梧桐树院落。

红藕花阴:红色的荷花影子。

冰骨玉肌无汗:像冰一样的骨骼,玉一样的皮肤没有一丝汗水。

天如水、人堕瑶簪:天空像流水一样清澈,人的发髻像珍珠一样晶莹。

年时事:去年的事。

沉吟至今,今又沉吟:沉思到现在,今天又要沉思了。

【赏析】

这首词写于作者贬谪期间,是一首咏物词。词中的“香”、“云”、“露”都是借指月夜之景,而“月”则是全词的中心意象。词中通过描写月夜下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往昔美好生活的追怀及对自身命运的感叹。

首句“香兽销烟,云鱼卷彩”,描写的是一幅清雅宁静的夜晚图景。香兽和云鱼都是古人赏月时常用的物品。这里的“销烟”与“卷彩”,则形容月光如水般流淌。“空庭帘影深深”一句,描绘了庭院深深、静谧的氛围。“正高窗不掩,惊起栖禽。”则生动地刻画出月夜下,一切显得如此宁静,以至于连飞鸟也被惊动了。

接下来的两句,“窗外露华如雨,休小立、滴透罗襟。”“露华”即晨露。这里,诗人把露珠比作雨,生动地表现了露珠之多。而“休小立,滴透罗襟”,则形象地表现了露珠之多,几乎要滴透罗衣。这不禁让人想起白居易《夜雨》一诗:“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此处以“啼鸟”代指“露”。

“最好是,新凉今夜,教叠香衾。”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他对于这种清凉夜晚的喜爱之情,甚至愿意在这样的夜晚,换上新的香绵被来享受这份清凉。

整首词语言典雅清新,意境深远,情感深沉。通过对月夜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词人对自己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