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传霈
诗句解释与注释: 1. 船窗人静鼾声稠:在船上的舱窗旁(船窗),周围非常安静,只有鼾声此起彼伏,显得特别响亮。 2. 莫见桥过呼舵头:不要见到桥梁便去喊我回头,因为我就在你身后的位置(“呼舵头”即呼唤回头的意思)。 3. 卓立身边新木主:我站在你的身边,旁边放置着新的灵位或祭品(“卓立我身边”即我站在一旁)。 4. 同听夜雨到杭州:与我一同听着夜晚细雨声
【解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苏台”是苏州的别称,“拙政园”是苏州的著名园林。诗人多次经过苏台,却总是迷失在歧路上,无法找到通往家乡的路。他来到拙政园时,正逢夏季,看到园内的荷花盛开,香气袭人,仿佛看到了母亲在荷塘中游玩。作者用此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译文: 我多次经过苏州城边,但总是找不到回家的路。我来到拙政园欣赏夏景,看到池中的荷花盛开,清香扑鼻
悼亡百绝句 诗中深情与回忆 1. 非独关心死后期 - 诗句解释: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关心,不仅仅是因为其离世,更因结缡之年即将到来,这种情感交织体现了诗人的哀思和责任感。 2. 结缡岁序也无疑 - 诗句解释:“结缡”是中国古代婚礼中的一个仪式,表示男女正式结合。此处“结缡岁序”意指结婚的年份,而“无疑”表示确定无疑,这里可能指结婚的时间已经明确。 3. 朝来亥月刚逢四 - 诗句解释
注释:我偶然来到江边,豁然开朗地看到了远方的景色,是谁家的子女在花丛中出没呢?我怀疑你两次观看潮水之后,是否还能认出我的家园,并指引回家的方向。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怀念亡妻所作。诗人偶至江塘,豁然开朗,看到远处的花丛,便想起妻子,于是想到妻子家的小儿女。他怀疑妻子是否还记得自己的故土和家乡,是否能辨认自己。诗的开头两句“偶向江塘豁远瞳,谁家眷属出花丛?”,诗人站在江边的开阔地带远望远方的景色
注释: 1. 望断床前香稻汤,晓来无计润枯肠。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望着床上的米粒,思念着逝去的妻子,早晨醒来却无法解决这个难题。 2. 盘匜特遣群儿奠,聊报生平举按庄。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特地派孩子们去祭祀,希望他们能传达我的心意。这里“平生”指诗人的一生,而“按庄”则可能是指对妻子的怀念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首句写床前米粒,暗指妻子的容颜
启灵发纼告从容,宏毅斋前烛泪浓。 默默非真无验兆,如卿到底是温恭。 注释:1. 启灵发纼告从容:启灵是指开光,启灵发纼是一种佛教仪式,告即告诉,从容表示不慌不忙。2. 宏毅斋前烛泪浓:宏毅是形容人的气度和毅力,斋前指在书房里,烛泪浓指的是蜡烛上滴下的泪水。3. 默默非真无验兆:默默表示寂静无声的样子,非真无验兆指的是没有实际的预兆或征兆。4. 如卿到底是温恭:如卿是对对方的称呼
注释:儒生们纷纷前来悼念,盛情地为死者饯送。他们担心越礼而触犯神灵的惩罚,于是在死者的灵前分别持着功德碑铭来表达哀思。 赏析:这首诗是元代王冕的作品《悼亡诗》。首句“何物儒生动众知”表明了诗人对儒生的感慨;第二句“盛筵祖饯北门时”描述了人们为死者饯行的盛况;第三句“犹虞越礼干阴谴”表达了诗人对越礼行为的担忧;第四句“功布铭旌分别持”则描绘了人们持功德碑铭以示哀悼的情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院落沈沈花影新,犹馀丹桂忆前陈。 - 院落:庭院,指诗人的住处; - 沈沈:昏暗的样子,形容花影映照在院子里; - 花影新:花影映在院子里,显得特别新鲜; - 犹馀丹桂:仍然有桂花的香气; - 忆前陈:回忆以前的情景; 2. 窗中一样玲珑月,不照当时并坐人。 - 窗中:指的是窗户,这里用来象征某种空间或氛围; - 一样玲珑月:形容月亮像水晶一样晶莹剔透; -
【注释】 疏慵非坐亦非眠:疏懒闲散,既不坐着也不躺着。疏慵,指闲散。 絮语明明在耳边:絮语,比喻妻子的言语、话语。 向平家室愿:向平,汉哀帝时人,曾作《五经解》,以儒家五经解释社会现象及政治问题。他死后,有人作诗哀悼他,有句云:“生为明时良吏,死为圣代忠臣。唯见阳春白雪,长存遗草寒云。”这里用向平来表示对妻子的悼念。 依然慰藉似生前:依然,依旧,仍然。慰藉,安慰。 【赏析】
【注释】 1. 百绝句:指悼念亡妻的诗。 2. 连宵窗破朔风:一连几夜,寒风穿透窗户,刺骨地刮着。 3. 谁把棉衣制就看:是谁缝制的棉衣,就能看出她对儿子的爱。 4. 堪笑阿爷兼阿母:可笑的是丈夫和婆婆都像母亲一样,为儿子操心。 5. 孝闱(wéi)影里护儿单:意思是说,在儿子的“孝闱”影里,只留下一个孤苦无依的孩子。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之作,表达了诗人对于妻子的深切思念和无尽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