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士彪
临江仙 · 舟次无锡忆沈遹声 城外钟声听不尽,船头又指龙山。解衣沽酒醉时眠。故乡何处觅,或在枕儿边。 却念文园多病后,曾经此地留连。西风流水送华年。后先同作客,游览独凄然。 注释: 1. 城外钟声听不尽:城外的钟声一直响个不停。 2. 船头又指龙山:船头再次指向了龙山。 3. 解衣沽酒醉时眠:解开衣服,买酒喝得醉意朦胧就睡着了。 4. 故乡何处觅:故乡在哪里找呢? 5. 或在枕儿边
【注释】 1. 风中柳:即《咏柳》一诗。 2. 荒草寒烟,销尽古今人骨:意指在荒草和寒烟之中,人们的生命如同枯骨一般消逝。 3. 叹劳生、几时休歇:感叹人生的劳碌艰辛,何时能够停下来休息? 4. 弓刀千骑,算总成虚设:即使拥有千名弓箭手和骑兵,也无法抵挡敌人的入侵。 5. 黍离离、谁家宫阙:黍田一片凄凉,不知是谁家的宫殿已经破败不堪。 6. 问柳寻花,自有眼前风月:询问柳树和花朵
庆清朝慢·壬子腊八同毛大可陆荩思先生沈御泠陆云士章天节柳靖公吴瑹符诸子宴集 红酒催诗,绿波泛斝,千秋空想芳踪。谁知今朝欢宴,我辈重逢。薄暮门前雪霁,小梅枝上月朦胧。瑶席敞,氍毹座软,橙橘香浓。 人世上,嘉会少,百年里多半,纷冗匆匆。且须相忘少壮,共话情悰。座上不衣自暖,阳春先到画堂中。明朝看,当筵新咏,还是谁工。 译文: 在红酒的催化下,我写下了这首诗。绿波荡漾着酒杯
【注释】 登高极望:登上高处极目远望。凄凉:寂寞冷清。春华摇落后:春天的花已凋零。伤迟暮:感叹时光易逝,年老力衰。怪字空书:指书法中笔势奇特。奈何频唤:为什么频频召唤?此意堪谁诉:这种心意谁能倾诉?疏狂自笑:放荡不羁,自我嘲笑。青衫无限尘土:形容自己像一袭青衫一样,满是尘埃。那更:何况。拾翠情慵:指对爱情的失望。凌云笔老:指自己的文思已经老去。苍江渚:长江边的沙洲,这里借以表示作者当时的处境
【注释】 繁华无定:指西湖美景多变,难以预料。 阿谁:何人? 直上南峰高处:一直登上南高峰的山顶。 城郭依稀:城池轮廓隐约可见。 黄菊紫萸:泛指菊花。 落日当杯:夕阳如同酒杯一般。 西风吹帽:在秋风中戴起帽子。 【赏析】 《念奴娇·感怀》,宋代辛弃疾词作。此词写作者对南宋遗宫的怀念。词中通过回忆昔日南宋遗宫的景色,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繁华无定”一句,点出西湖美景变幻无常
【解析】 本词上片,写景。前两句写飞鸢坠地、饥鹰瘦;后两句写平野云低覆,棱层冰雪压貂裘。“饥鹰瘦”三字点明时令,暗示着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下片,抒情。首句写先生去后已千馀载,而高楼依旧。“我思沽酒一登临”,抒发了词人对故国的无限眷恋。结拍写自己孤身一人登楼饮酒,无人相伴。 【答案】 译文: 飞鸢坠地,饥鹰也消瘦;平原之上,云气低垂,仿佛可以压住貂皮制成的皮衣。 城根之下,勒马抬头望见高楼。
浪游归也,喜今朝正值,南皮高会。看着如云冠盖集,偏我形容憔悴。 曳屦升阶,科头入座,拍案频频起。主人情重,不妨狂态如此。 【注释】 浪游:漫游。 归也:归来之意。 南皮:地名,在今河北省沧州市。 高会:盛大的集会。 如云冠盖集:像云那样众多的冠盖聚集在一起。形容场面热闹、人多。 曳屦升阶:拖着鞋子上楼梯。 科头:古代男子束发而不戴帽子的样子。 拍案:用手拍打桌子。 主人情重:主人的感情深重。
【译文】 把酒送到你岔路旁,残秋的菊和疏柳留连着夕阳。你轻裘短剑入皇都,天涯何处不是旧相识。风流年少的游子,青山绿水伴他行色。听旗亭里秋棠佳句,声名远播京城内外。 董生对罢天人策,身惹御炉香拂拂。玉阶上醉插杏花游,金闺内夜点红灯出。功名安可测?三公哪必皆白头。莫留恋,布帆高挂,快趁西风力。 赏析: 《归朝欢·送汪雯远计偕》是宋代词人张元干创作的一首词。词中通过描绘旅途中所见景物以及所闻之事
《虞美人·其一·案《西陵词选》题作「客思」》是清朝俞士彪创作的一首词。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赏析以及关键词注释: 1. 诗句解释: - 长街竞作烧灯会:长街上举行着热闹的元宵节灯火展览,人们争相参加。 - 向晚笙歌沸:傍晚时分,笙歌声声,欢宴声声,场面热烈。 - 眼前风景不争多:眼前的景色虽然美丽,但作者并不觉得值得留恋,因为身在异乡。 - 只奈此身长在异乡何:无奈自己身在远方
塞鸿啼过,又昏黄、阵阵朔风吹急。败竹荒芦声不断,天半同云幂幂。 【注释】:塞鸿:指塞北的鸿雁。昏黄:天色暗淡无光的样子。一阵朔风:一股寒风。“阵阵”形容声音大而频繁。 【赏析】: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首二句写景,先点明地点和时间,再写天气和环境气氛。“酒暖还寒”,暗示了人的心情是复杂的。三、四两句写室外景色,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五、六句写室内陈设,烘托一种孤寂的气氛。“倚阑凝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