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街竞作烧灯会。向晚笙歌沸。眼前风景不争多。只奈此身长在异乡何。
荧荧一点残釭照。愁也无人晓。薄寒侵臂酒醒时。墙外不知谁个闹蛾儿。
《虞美人·其一·案《西陵词选》题作「客思」》是清朝俞士彪创作的一首词。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赏析以及关键词注释:
- 诗句解释:
- 长街竞作烧灯会:长街上举行着热闹的元宵节灯火展览,人们争相参加。
- 向晚笙歌沸:傍晚时分,笙歌声声,欢宴声声,场面热烈。
- 眼前风景不争多:眼前的景色虽然美丽,但作者并不觉得值得留恋,因为身在异乡。
- 只奈此身长在异乡何:无奈自己身在远方,无法归家。
- 荧荧一点残釭照:微弱的灯光下,映照着诗人孤独的身影。
- 愁也无人晓:心中的忧愁无人能懂,只能独自承受。
- 薄寒侵臂酒醒时:微冷的寒风侵入手臂,直到酒醒,诗人才感受到这份寒冷。
- 墙外不知谁个闹蛾儿:墙外传来女子嬉戏的声音,却不知道是谁家的姑娘。
- 译文:
- 长街上灯火通明,晚上有笙乐和歌声,人山人海。
- 眼前虽然美景无数,却因身在他乡而感到寂寞。
- 夜晚微光中,诗人的身影显得孤单。
- 即使心中有愁,也无人能够理解。
- 微冷的天气让人清醒,但只有诗人独自感受。
- 墙外传来女子嬉戏的声音,却不知道是谁家的姑娘。
- 赏析:
- 此词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描写节日的喧闹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对比,深刻表达了游子在外的思乡之情。
- 首句“长街竞作烧灯会”,描绘了节日的繁华景象,营造出一种喜庆而热闹的气氛。然而,接下来的“向晚笙歌沸”一句则转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忧虑。
- “眼前风景不争多”,更是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无法欣赏到真正的美景,只能沉浸在自己的忧愁之中。
- “只奈此身长在异乡何”,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悲哀,揭示了其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迷茫。
- “荧荧一点残釭照”,则用残灯这一意象来暗喻诗人心中的孤独与无助。而“薄寒侵臂酒醒时”一句,则进一步将这种孤独感放大,使得读者可以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悲凉。
- 结尾的“墙外不知谁个闹蛾儿”则以问句形式收尾,既表达了诗人对外界的好奇,又透露出他对自己身世的无奈与哀怨。
- 关键词注释:
- 长街:指城市的主要街道,是元宵节庆祝活动的集中地点。
- 争作:形容热闹非凡,到处都是活动。
- 向晚:傍晚时分,通常指一天中的结束阶段。
- 笙歌沸:泛指音乐和欢笑声充满整个空间。
- 风景:景色或景象,此处指节日的热闹气氛。
- 只奈:只能无奈接受。
- 荧荧:形容灯光闪烁不定的样子,这里指微弱的灯光。
- 薄寒:轻微的寒冷感觉。
- 残釭:指熄灭的灯芯,这里用来象征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 酒醒时:饮酒过后醒来的时刻,暗示诗人可能借酒消愁。
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一位游子在异乡度过佳节时的孤寂与无奈。通过对节日氛围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俞士彪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深深的思乡之痛之中,使人深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