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要善于抓住诗中的主要因素,并结合诗句进行分析。“霜逼帘衣”一句点出时序和人物的服饰;“瓶菊倾欹”写菊花的盛开,表现了秋天的气息,也烘托了诗人孤独的心情;“菱花斜倚”“无限相思”两句写出了闺中人对情人的思念之情。 译文: 深秋时分,寒气逼人,我披上薄纱的衣裳,独自在闺房中等待爱人归来
【注释】 茫茫:形容烟雾弥漫,无边无际。巧先:指巧云、云巧。二阕:两首诗。 【赏析】 这是一首写相思之情的词。上片写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期盼;下片写她听到秋风落叶之声,不禁泪满腮边,又看到黄昏时分寒花凋零,感到万分凄苦。全词以“泪”字串起,表现了思妇对远人深深的怀念。 上片起三句,描写女子伫立在窗前,凝神听阶上的秋雨淅沥,西风萧瑟。“空泫天涯知己泪”,这泪水是流自心底的真挚感情
浪淘沙 慢倚小阑干,落叶声干。添衣犹自怯微寒。那怪宵来眠未稳,影瘦衾宽。 金兽喷沉檀,慵整云鬟。看花心事上眉端。几日秋阴如中酒,深掩屏山。 注释: 1. 浪淘沙:一种曲调名,也作“浪子歌”。 2. 慢倚小阑干:慢慢地靠在栏杆上,形容心情悠闲的样子。 3. 落叶声干:指风吹树叶的声音,落叶声已经干枯。 4. 添衣犹自怯微寒:即使加了衣服,还是觉得有些冷,说明天气已经很凉了。 5. 那怪宵来眠未稳
【注释】: 鸟语枝头碎晓风,惊回珊枕梦惺忪。 春寒偏聚小楼中。 如水花香流几案,凝烟曙色透帘栊。 几回欲起意还慵。 【赏析】: 《浣溪沙·春晓》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词作。这首词描写了春天早晨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以景托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秋夜寄外》 梦远疑无准,愁多恐废眠。菊花时节薄凉天。只恨花从愁里发,月向别来圆。 转瞬秋将老,含情夜似年。诗心一缕袅炉烟。记否凭肩,记否碧窗前。 记否灯青人睡后,昔昔教调弦。 梦远疑无准,指秋天的夜晚,梦境遥远,难以寻觅。愁多恐废眠,因为忧愁太多,担忧失眠。菊花时节薄凉天,正值菊花盛开的季节,但是天气却异常寒冷。只恨花从愁里发,我痛恨这美丽的花儿总是在我心中引发无尽的哀愁。月向别来圆
【注释】 巧:同“铰”,指女子梳妆。 新秋:初秋。 怀人:思念亲人。 天涯:天之涯,地之角。指相隔极远。 莫弹:不要弹奏。 知己:知心朋友。 调卫:保养身体,防止疾病。 抱冬心:怀抱着冬天的希望。 【赏析】 《菩萨蛮·九月廿八日四更枕上念巧先作》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写一对夫妇在深秋季节,在寒夜中互相倾诉相思之情。全词以抒情为主,语言平易自然。 上片写丈夫对妻子的怀念和思念之情
【注释】 1. 西风里:即秋风中。 2. 相聚几多时:“几多”是“多少”的意思,表示聚少离多的苦闷。 3. 倦倚:疲倦地依偎在栏杆上。 4. 怜悴影:可怜自己憔悴的身影。 5. 自倾杯酒话分离:指对着满杯的酒自言自语,诉说自己的离别之情。 6. 惆怅:忧伤;悲痛。 7. 雁程迟:鸿雁传书,因秋天南飞,所以叫雁程。比喻书信往来迟缓。 8. 秋吟苦:秋天的吟诵很凄苦,这里指思念之情深重。 9.
注释:人生在世,就像蜉蝣寄身于天地之间,微不足道。案头上琴书满座,可以自得其乐。 转眼之间,炎凉之变就在瞬间发生,珍惜芳华,好好保护它。多少次看到有人过于多情,却不懂得珍惜生命,错过了此生的美好时光。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对人生短暂、珍视光阴的诗。诗人通过比喻,将人生比作蜉蝣寄身于天地之间,突出了人生在宇宙中的地位和意义。 诗中表达了对琴书的喜爱和对秋天、春天景色的喜爱
诗句解析 1. "红窗月三更" - 关键词:红窗、月三更 - 注释:描述夜晚的红窗,月亮已经升到三更天。 - 赏析:这句话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通过“红窗”和“月三更”这两个元素表达了深夜的寂静与深沉。 2. "墙阴寒翠露华滋" - 关键词:墙阴、寒翠、露华滋 - 注释:描述墙的影子映在墙角,周围环境显得寒冷且湿润。 - 赏析:此句通过描绘环境的细节(如墙阴
【注释】 偶坠禅花:偶然落在花瓣上的禅。 西风:秋风。瘦上眉湾:指秋风吹拂着眉毛,使之显得细长而曲折。萝石:藤萝覆盖的石头。愔愔(yīn yín):安静的样子。瀹茗(yuè mǔ):泡茶。 披图:打开画卷,观赏图中景象。依约:模糊隐约的样子。梦中看:梦里依稀看到的。 思量:想念。携手同明月:一起手牵手望着天上的明月。 【赏析】 《鹧鸪天·题凝若小照》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全词写景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