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疑无准,愁多恐废眠。菊花时节薄凉天。只恨花从愁里发,月向别来圆。
转瞬秋将老,含情夜似年。诗心一缕袅炉烟。记否凭肩,记否碧窗前。
记否灯青人睡后,昔昔教调弦。

《秋夜寄外》

梦远疑无准,愁多恐废眠。菊花时节薄凉天。只恨花从愁里发,月向别来圆。

转瞬秋将老,含情夜似年。诗心一缕袅炉烟。记否凭肩,记否碧窗前。

记否灯青人睡后,昔昔教调弦。

梦远疑无准,指秋天的夜晚,梦境遥远,难以寻觅。愁多恐废眠,因为忧愁太多,担忧失眠。菊花时节薄凉天,正值菊花盛开的季节,但是天气却异常寒冷。只恨花从愁里发,我痛恨这美丽的花儿总是在我心中引发无尽的哀愁。月向别来圆,月亮似乎也感受到了我的悲伤,它始终都是那么圆。转瞬秋将老,转眼间秋天就要过去了。含情夜似年,在这漫长的夜晚,我满怀深情地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寂寞的春秋。诗心一缕袅炉烟,我的心就像这袅袅升起的香烟一样,飘散在空中,无法安定下来。记否凭肩,你是否还记得我们一起并肩坐着的时候?记否碧窗前,你是否还记得我们曾经一起坐在窗前,看着外面的世界?记否灯青人睡后,你是否还记得我们在灯下静静地坐着,直到深夜。昔昔教调弦,我曾经教你如何弹奏琴曲,如今你还记得吗?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秋夜相思的作品。全词以“秋”为线索,通过描绘梦境、愁绪、月光等元素,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梦远疑无准,愁多恐废眠”描绘了一幅秋天夜晚的画面,梦境遥远而难以寻觅,忧愁太多导致难以入睡。这两句既写出了秋夜的寂静和深沉,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接下来的句子中,“菊花时节薄凉天”,点明了季节和气候,菊花盛开的季节本应生机勃勃,但此时却显得格外寒冷。这一句既体现了自然的变化,也映射出作者的心情。“只恨花从愁里发,月向别来圆”,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无奈和伤感。

“转瞬秋将老,含情夜似年”两句,则通过描绘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漫长,加深了作品的情感深度。“诗心一缕袅炉烟”,则巧妙地使用了烟雾这一意象,将作者的内心情感与外在景象融为一体。

最后两句“记否凭肩,记否碧窗前”,则是直接询问对方是否还记得过去的美好时光。而“记否灯青人睡后,昔昔教调弦”则回忆了那些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以及曾经共同学习和演奏的场景。这两句既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也展现了对彼此深深的思念。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秋夜、梦境、愁绪、月光等元素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词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菊花、薄凉天、月圆、秋老、年似夜等,都富有象征意义,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