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瑜
玉交校题桃花画扇,璞斋为陶子缜学使制 龙翁笔。等闲染就香君血。香君血。美人名士,而今难得。 春来花向东风惜。秋来扇奈西风急。西风急。年年常好,瑶池标格。 注释: - 玉交校题桃花画扇:在桃花图案的画扇上题诗。 - 璞斋: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用“璞斋”自谦。 - 陶子缜学使:即陶子缜,是当时的一位学使(教育官员)。 - 龙翁笔:形容书法优美,像龙一样威猛有力。 - 香君血:形容女子如花似玉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张孝祥的《一萼红·赠妓》。全词通过赞美女子的美貌与才艺,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之情。 “岁朝春”三句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如同初生的梅雪,清新脱俗。这里的“喜和脂和粉”是指女子精心涂抹妆容,以增添魅力;“梅雪一般新”则突出了她的容颜如同梅花一样纯洁无瑕,令人惊艳。 “也人事、天工巧占”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造化的赞叹。他认为这是上天的恩赐,使得女子如此美丽,值得赞美。
乳燕飞已巳初春,微疴偶作。百感纷来,欹枕无眠,信口赋此 【注释】: 已巳、四月。微疴、小病。无眠——失眠。百感纷来、百思纷来。欹(yī)枕、倚着枕头。 【赏析】: 首句交代了时间是四月,地点在京城,作者当时正患着病。接着写自己因患病而百感纷来,辗转反侧不能入睡,于是便信手写下这首诗。 世事何堪问。念椿庭、一官寄迹,终归无定 【注释】: 世事:世间的事情。椿庭:父亲的庭院。一官:指官职。寄迹:寄居
忆萝月辛己闰秋病感 新凉天气,已透深秋意。愁病也如秋闺起。慵恋半床罗被。 伶仃母弟江乡,可怜夜短忧长。似此中年哀乐,教人那不回肠。 【注释】 ①忆萝月:指思念远方的亲人。辛己年为宋神宗熙宁七年(1073)。闰:指闰年。“萝月”即代指妻子,因诗中多处提及“妻”,故有此说。②新凉天气:形容秋天凉爽的气息。③秋闺:秋季的内室。④半床罗被:指半床被子。⑤伶仃:孤单。⑥江乡:指江边的家乡。⑦回肠
【解析】 此诗为悼亡词,作者以凄婉的语言表达了对亡妻的追忆和思念之情。全词语言清新、质朴而感情真挚,表现了作者在清明时节怀念亡妻的哀伤之情。 卖花声,即《卖花声慢·残寒正欺病酒》。此调又名《清平乐》《卖花声慢》等。上片首句点明时日是清明时节,次句写伯嫂去世已十个年头,自己依然泫然泪下,不胜悲恸。“莺燕”三句承上启下,写满园春景。“莺燕”两句写春景,“飞英”两句写人事,两相比照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粉腻蜂痴,香甜蝶懒”,蜂、蝶是花的使者,它们在花间采蜜或翩翩起舞,都离不开花香的吸引,而诗人则借这些昆虫的“痴”、“懒”来表现梅花的美丽动人。“替花写出风神”,以拟人化的手法,把梅花比作有生命的女子,写梅之“风神”,赞美了梅的高洁品格。 “窥来月子,点缀越清新”
【注释】 凉风瑟瑟:秋风萧瑟。罗云冉冉:罗帐飘飘。七夕词:七夕的词,即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乞双星:指牛郎、织女在七夕相会。弄巧:喻指耍花枪。成拙:指不灵巧。有情乌鹊:有情的喜鹊为牛郎、织女搭桥相会。万古千秋:永远流传千古。一年一度一相逢:每年一次的相遇。总赢得:总是赢得。伤离惜别:别离时感到难过。 【赏析】 此篇写七夕之景与佳人相思之情。上阕写七夕之夜,下阕写佳人的相思之情。“凉风瑟瑟”四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哭旅儿》。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失去孩子的悲痛之情。以下是诗句及其对应的译文、注释和赏析: 第一段:哭旅儿(汝生岁甲戌) - 诗句:汝生岁甲戌,我时方归宁。 - 注释:旅儿出生的那年,也就是甲戌年,我也正好回乡省亲。 - 译文:孩子出生那年,你刚来到这个世界。 第二段:咳名襁褓中(咳名襁褓中) - 诗句:咳名襁褓中,唤汝曰寄生。 - 注释:孩子在襁褓中哭泣时
【注释】 满庭芳:词牌名。 隋宫汉苑,行遍短长堤:“隋”指隋炀帝,“汉”指南唐皇帝。 柳絮:即柳絮飞,比喻轻飘的浮云或雪花。 迷离:迷蒙、不清。 无根之草:没有固定生长地方的草。 【赏析】 《满庭芳·柳絮》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全词描写了飘荡不定的柳絮随风飘扬,作者用轻盈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抒发了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 上片写柳絮随风飘荡。首句说柳絮如雾如烟,非花非雪
【注释】 圆月:明亮的月亮。凝愁:凝聚忧愁。寒灯:冷清的灯光。惊:惊动。家书:寄往家中的书信。俄延(yóu yán):拖延,延迟。鱼雁:指传递信息用的飞禽,此处借指书信。尺素:一尺长的信笺或书信简牍。怕累伊:担心使对方劳累。霜风:寒冷的北风。江烟:指江上的雾气,也指江上飘浮的烟雾。思亲:思念亲人。太急胸头:非常急切地在心中。蛛丝:比喻思念之情像蛛丝一样缠绕。宛转:曲折,回环。南天:南方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