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瑜
醉花阴·供梅 为恐江城风信动。折取宜珍重。 瘦极更无诗,纸阁芦帘,位置癯仙供。 铜瓶雪水初含冻。清入罗浮梦。 点缀镜奁边,一种孤芳,还与君相共。 注释: 为了担心江城的风声会惊动梅花,我特意将它折下来珍藏。 但此时梅花已经凋谢到极点,似乎再也无法写出诗句来。 它被放在纸阁和芦帘之间,就像是供奉着一位瘦弱的仙人。 铜瓶中的雪水刚刚凝结成冰,清新得仿佛能进入罗浮山的梦境。 它被摆放在镜奁旁边
桃源忆故人哭伯嫂蔡孺人 天涯竟梦游仙去。风雨伤心无数。此别竟成千古。痛定凭棺诉。 怜它稚子刚能语。忍听喃喃索乳。令我更添酸楚。难把人留住。 注释: 1. 桃源记: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句《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位渔人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美丽小村落“桃花源”,这个村子的人们不知外面的世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后来,渔人回到自己的家乡,发现已经没有了桃花源。 2. 我: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 3.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酥雨和烟宵未息”是写春夜小雨,“花底流莺声寂寂”是写春天的莺鸟,“忍寒燕剪掠波还”是写燕子在寒风中穿行,“零落香泥多带湿”是说花儿被雨水打湿了。诗人通过这些景物描写表现了自己怜花的心情。 【答案】 译文:小楼人倚着阑干站着。春夜细细的小雨,跟烟雾一样没有休止。台阶前润湿了绿苔的痕迹,花底里传来鸟儿的叫声寂静寂静。我空有怜爱花朵的癖性,因为为花儿忧愁连睡觉也睡不着
诗句赏析 《卖花声·纳凉》邓瑜 【解析】 1. 诗歌原文 帘捲背银灯。冰簟铺平。遥天明月未三更。睡鸭香销花影上,衫袖凉生。莲漏一声声。珠露轻轻。飞来星火小流萤。最是多情蕉叶扇,欲却还停。 2. 诗歌注释 - 帘卷:形容窗帘被风掀起的样子。 - 银灯:指明亮的灯笼。 - 簟(diàn):竹席,用于垫床。 - 三更:古代时间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三更是深夜时分。 - 飞来星火
诗句 堤畔杨枝亲手折。忍泪依依送别。此去宜珍摄。留君无计心如结。 已是骊歌声渐急。更恼无情片月。偏照人愁绝。酒痕和泪离襟湿。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在堤边我亲自折下杨树的枝条,泪水中带着不舍地为你送行。这次分别你要好好照顾自己,我无法为你做什么,心里如同被结住一般。 现在听到骊歌的歌声越来越急促,更加感到孤独和无助,那无情的月亮也让人更加愁绪难平。你的离别带走了我心中所有的酒意和泪水
柳长春柳眉 蛾影晴烘,螺纹春逗。一般妩媚临风斗。 注释:蛾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眉毛如螺纹般纤细美丽。这种美丽的形象仿佛与春风相斗,充满了妩媚。 陌头深浅画难成,恐它京兆还低首。 注释:在宽阔的道路上,我无法画出深浅不一的柳色,恐怕它还是像京城中的柳树一样低头垂柳。这里的“京兆”指的是京城长安(古称),用来形容京城中柳树的姿态。 新月同织,遥峰比瘦。翠痕一展天生秀。 注释
金缕曲 · 寄怀家祥玉姊 雪酿梅花白。意沉沉、故乡何在,旧家遥隔。铁马金戈盈大地,同是天涯寄迹。又几处、轻成离别。泛宅浮家重渡海,各伤心、珍重殷勤说。分袂也,泪痕湿。 无端冷雨敲窗疾。最魂销、深宵倾听,一番萧槭。海水天风欺客梦,此际愁心山叠。况漏断、灯残人寂。独个裁笺凭达意,寄相思、欲写还停笔。传语道,远相忆。 注释: 1. 雪酿梅花白: 用“雪酿”形容梅花的颜色洁白如雪,用“梅”来比喻玉
注释: 乍微凉,不堪回首纑塘。 已经是战乱连年,惊恐地看到房屋被烧焦,瓦片飞散。愁对一帘风露,听隔花虫语,度到回廊。怅关河阻客,他乡明月,故国斜阳。 疏棂悄掩,横阑罢倚,烟袅残香。旅馆无聊,每惜此、如花才藻,似水韶光。谁家玉笛,更赚人、相忆垂杨。怪世上,尽红羊历劫,劳劳尘梦,难熟黄梁。 赏析: 湘春夜月旅思和韵 【注释】 乍 :忽然;微微。纑塘:指梳洗打扮后的妇女。纑,通“栉”,梳理。寇
芭蕉在秋天里生长,雨过之后庭院宁静。风吹动帘子突然被掀起来,吹得鬓边发丝乱了。 桃树的笙乐器发出凉意,吹出的乐声在池塘中回响。绿色的草覆盖整个梦中的世界,却忘记了自己身在他乡。 注释: (1)芭蕉秋战:芭蕉是南方的植物,芭蕉秋战,指芭蕉在秋天里生长。 (2)雨过闲庭院:雨后庭院显得格外宁静和悠闲。 (3)水面风来帘乍卷:风吹动帘子突然被掀起来。乍,副词,忽然、顿时之意。 (4)吹得鬓丝微乱
【注释】 1. 散花天女:指佛家所说的天女,能散花以施福。 2. 维摩室:即维摩诘室,是佛教中讲经说法的场所。 3. 青田小篆:指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小篆书法。 4. 女云林:指女子在云雾缭绕的山林之中。 5. 骖鸾去:指驾着仙鹤飞升而去。 6. 媵觞:陪酒的意思。 7. 调铅吮粉:指化妆打扮。 8. 对秋风:指对着秋天的风,这里暗指秋高气爽的时节。 【赏析】 《虞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