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春夜月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湘春夜月》。全诗如下: 又黄昏。 夕阳斜映湘阴。 可惜一片江声,都泻作愁心。 欲抱月光同卧,奈余光如雪,不暖香衾。 怕素娥笑客,殷勤玉指,起弄鸣琴。 枫林瑟瑟,萤吹鬼火,叶助猿吟。 早掩船窗,休更作、楚王迷惑,神女荒淫。 云朝暮雨,断人魂、终古情深。 恨宋玉,托微辞讽谏,风华寂寞,与谁知音。 注释: 1. 又黄昏:再次到了黄昏时分。 2. 夕阳斜映湘阴
湘春夜月 【注释】又:又,再。潇潇:雨声。檀槽:乐器名。玉容人去:指美人已逝。 【赏析】 此词是抒写作者在天涯暮雨之夜怀念故人之作。上片由景入情,描写了一个幽寂的春夜情景:窗外潇潇细雨,窗内琴声悠扬,但无人欣赏;室内空无一人,只有一具玉容,被泪湿透;而梦中却有荒坟、啼哭、蛛网等景象出现。下片直抒胸臆,抒发了作者对亡妾的深情怀念。全词以“梦”字贯串始终,通过一系列意象,表现了一种凄婉缠绵的意境
湘春夜月 和圣秋 夜何其,秋星暗平池。 怊怅子夜清歌,筝柱定场危。 误了汉皋佩解,料蚁珠九曲,不度愁丝。 倚画阑惜梦,回灯照影,新月如眉。 弹棋巾角,飞笺墨晕,去日来时。 步步花生,珍重是香阶苔滑,雨暗云迷。 传言玉女,早西头风叶频吹。 几怅望,是看花易老,问花无语,漏尽人归。 译文: 夜晚多么漫长,秋星暗淡映照着平静的池塘。 怅惘于子夜清亮的歌声,筝柱在场上显得有些不稳。 耽误了汉皋佩的解脱
湘春夜月 苦雨寄闷 暗销魂。 半窗蕉雨黄昏。 早又画角吹残,三弄落谯门。 欲向桂丛轻诉,怕桂花馨薄,不解留人。 更素娥暝泣,鲛丝玉箸,难剪愁根。 檐花滴碎,离情似梦,捣梦如尘。 小阁笼寒,空伫想、夕篝熏罢,香篆秋痕。 琼箫恨远,问甚时、重见真真。 待后夜,定怀中掌上盈盈,唤起同款芳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作者在苦雨中的郁闷情绪。全诗以湘春夜月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凄清、幽静的夜景
湘春夜月 用黄雪舟韵,送献堂西游中国,时南北方倡分立 译文:在湘江边观赏春天的夜晚的月亮,用黄雪舟的诗韵来表达送别的心情。此时南方和北方已经各自独立,形成了不同的政权。 注释:湘江,指湖南境内的河流。春夜,指春天的晚上。湘江边,指湘江畔。赏月,欣赏月亮。用黄雪舟的诗韵,是借用黄山谷的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韵脚,以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送别,指送别献堂前往中国。南北方倡分立,指的是南宋时期
湘春夜月,别戈顺卿十年,酒筵重见,为谱此声。 【注释】湘:指湖南。湘水;湖南的河流。别:分别。戈顺卿:人名,这里指的是友人。“十年”二句:《湘绮楼诗话》卷七:“予少时读《湘绮楼词》,颇恨其多情之过,至观其《湘春夜月》一首,乃知子厚(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之意。”酒筵:宴会。谱此声:谱写这首曲子。 【赏析】此词为怀念故旧之作。上阕回忆与戈顺卿相识相交,共度美好时光,如今别后重逢
湘春夜月,沪上感旧,用黄德文韵 怪春江、许多油碧愁痕。 重问人面桃花,依旧是朱门。 能几渡江桃叶,已有人迎接,剩得桃根。 更替人指点,珠宫旧榜,题字犹存。 江皋解佩,惊鸿照影,沉醉天昏。 拥髻银灯,何苦共、落红惆怅,同调伤春。 窥江胡马,望眼烽烟,早销魂。 待不去,向花丛、取次低头,只合除却巫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感慨。诗人通过描绘湘江之畔的春天景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湘春夜月·观灵武陆氏所藏仇十洲临李龙眠白描 龙女牧羊图》。这首诗以“湘春夜月”为题,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和赏析: 译文 听那琤瑽声,湘灵鼓瑟初终。 又听到罗袜轻钩,小谪出珠宫。 一点君山月落,盼泾阳霞色,红透天东。 只千群羖䍽,驱来浩渺,羞说耕龙。 冰簪敲断,殢人娇怨,直恁惺忪。 细认沙头,斑竹有、几丝酸泪,添染愁红。 帛书系未,似羁臣
湘春夜月 题陆蘋乡 傍黄溪、小村风景偏佳。 最爱老屋三椽,恰占水云隈(wēi)。 不许软红尘到,恁钓鱼矶近,斗鸭阑开。 更清芬世守,葵花石古,凉绣苍苔。 天随小隐,闲庭半亩,杞菊应栽。 著个吟身,凭料理、剑缑(qiú)琴柱,酒杓茶杯。 眠鸥梦醒,认榜题、恐费疑猜。 读画处,恍鹅峰霁雪,龙城夜月,天末飞来。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湘春夜月·湘春夜月》的注释和译文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所作,全诗如下: 湘春夜月 午日次子珍韵 镇无聊,琐窗闲炷檀沈。 已是黍梦温时,浑未散轻阴。 一样斗茶萧寺,算去年花下,不似而今。 甚小楼前后,迷藏一晌,没处追寻。 微吟秀句,宫罗昨赐,花醑新斟。 夺锦年华,偏忆得、楚乡烟水,长耗归心。 红榴镜阁,怎禁他、十度春深。 数旧梦、剩白团扇底,江花一剪,曾照罗襟。 诗句和翻译: 诗意与注释: 1. 镇无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