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春夜月
湘春夜月 戊午八月二十一夜忆西堂 画堂深,晚来烟霭冥冥。 一任带荔披萝,山鬼到空庭。 正把金鱼牢合,料悬乡老桂,不返秋馨。 便玉簪敲断,雕栏拍遍,可有人应。 秋千压雨,迷藏恨月,梦去难寻。 夜黑闲阶,惟剩个、冷萤穿破,几折疏棂。 曲房静掩,怎忍提、蕙帐兰灯。 恨最恨、似抟沙放手,十年旧事,诉与谁听。 【注释】 ①湘春:湖南春天的景色。 ②戊午八月二十一夜
【译文】 在屏风山上闲看春天的绣幕融融,柳条如剑一样拂过花丛。来到画楼东边观赏。那识离情离绪的人又捎来信,占断了香浓。无奈时光飞逝,朝朝暮暮都在舞蹈,舞尽了残红。池边的荷倚着恨,在东篱前送酒,雁影横空。说梦魂销散,长笛声甚是、倾巢的雀鼠乱撞,恼乱娇慵。诉说尽伤心事,倩佳人、用彩笔玲珑地描绘。便好去,顾青山茅屋,星前月下,静对霜枫。 【注释】 1. 湘春夜月:指《湘春夜月·赋荷花》。 2. 小屏山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各项内容的具体语境和表达作用来分析。 “度芳洲,绿波碧草茫茫”的意思是:经过芳草地,看见绿波荡漾,无边无际的碧绿的草丛。“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芳洲”,指芳草地,泛指水边平地。“便觉一片春情,分付与离觞”,意思是:便觉得一片春意,都交给离别的酒杯了。“便觉”,即“便见”。“片”,全部的意思;“分付”,交付
【注释】 湘春夜月:指湘西一带的春季夜晚,因有月光而得名。 忒迷离,几番风雨花朝:形容花开花落、春去秋来的变化,也形容时间的流逝。 剩有一片芳尘,浑望断红桥:意指只剩下一些花瓣落在桥上。 燕子绕梁飞遍,为怕伊憔悴,替垒香巢:比喻自己担心别人受伤害,而替他人筑窝。 早长亭折柳,天涯尽处,春去难招:意思是春天即将过去,但柳条还在长,表示挽留春天。 空阶夜色,弯弯月冷,罗袂飘摇:形容夜深人静时
【注释】 湘春夜月:词牌名。 惜秋来:惜,珍惜;秋来,秋天到来。 篱菊丛丛:篱笆旁的菊花开得繁多。 竹泪空弹:指竹子在秋风中摇曳,像流泪一样。 □子:指菊花。 【赏析】 《湘春夜月·赋新荷叶》是南宋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词人怜花,下片写词人怜菊。全篇语言清丽,笔调细腻婉转,将词中人物的怜花、怜菊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惜秋来,萧萧瑟瑟花残。”首句即点明季节为秋季
湘春夜月蕉别 雨绵绵,伴君今夜凄然。只剩一寸柔肠,都化作秋烟。叶叶罗裙生翠,共海棠娇映,减甚芳年。奈恩深故土,顿成小别,终是留连。 注释:雨下得绵绵密密的,今夜陪伴你度过一个凄清的夜晚。你的心肠已经随着这绵绵细雨,化作了一缕缕烟雾。那绿色的裙摆如同绿叶一样摇曳生姿。我仿佛看见了你与海棠相映成趣的身影。但是这样的美景却让我难以割舍,因为离别总是让人感到悲伤和无奈。 三更残月,窥帘弄影,别样姿妍
【译文】 湘江春天的月光照在花上,花朵惜春而辞枝。只有一片清阴留取荫苔纱。细忆去年初会时,共同低腰舞柳,倾国争夸。被阮郎偷玩,婵娟纤影,人掩窗纱。 庭院前飞过蝴蝶,池边宿草长满,天际明霞。憔悴楼头,妆懒便、唤春回去,难唤芳华。丛丛桂叶,料素秋、香满邻家。乍相别,甚愁思消得、阑干遍倚,云乱风斜。 赏析: 此词写离情。首句写惜春,次句写去年初会,三句写共舞,四句写阮郎偷玩,五句写婵娟纤影和人掩窗纱
湘春夜月莲衣词,为米楼赋。用张渌卿调 过横塘,艳魂花外吹香。试问卅六鸳鸯,若个梦成双。 自分莲心独苦,又澹烟疏雨,替作凄凉。只闹红一舸,而今甚处,闲了斜阳。 艳歌忽起,素波乍冷,残月昏黄。解佩归来,算只有、一重烟水,摇曳愁长。 泪珠揾也,等几时、还赋清湘。怕再过、那秋风江上,并刀未剪,已断柔肠。 【注释】 湘春夜月:泛指春天的夜景。 莲衣:荷花的别称。这里以莲衣代指荷花。 为米楼赋:即写米楼赋
湘春夜月题莲因室遗集近新霜,月风帘卷销魂。况是旅馆无聊,心事不堪论。知否天涯小住,笑浮踪无定,同是萍根。便商量慰籍,怎生遣得,昔梦前尘。 疏钟古寺,悲笳雉堞,凉月朱门。刻翠裁红,便琢就新词丽句,都是愁痕。悲秋病酒,更那堪、客里深春。这节序、恼人间没个君苗,拌掷笔砚全焚。 注释: 1. 近新霜:靠近新的寒霜。 2. 月风帘卷销魂
湘帘,和《兰当词》湘江边夜幕降临,月华如水,映照着湘帘。 问湘筠,带来多少啼斑。 湘筠竹帘上,斑斑点点的雨声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 织就万缕冰丝,浅浅漾情澜。 那冰丝般细密的竹帘,轻轻摇曳,仿佛是情感的波澜,让人心生怜爱。 里面看人了了,甚外边窥玉,如月笼烟。 里面的人儿,清丽脱俗;而外面的人,如同被月光笼罩的烟雾,朦胧而神秘。 与月中花影,风中粉絮,终日缠绵。 那如月中的花影、风中的粉絮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