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芳洲,绿波碧草茫茫。便觉一片春情,分付与离觞。人在万梅花下,耐几分风雪,有几分香。却画桡载酒,邮亭折柳,别绪方长。
青袍似草,飘零词笔,禅鬓苍苍。玉笛声中,吹起了、恋香双羽,花落江乡。修眉镜暗,等甚时、重照梅妆。算再到,只空枝月影、宵深漏断,还上船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各项内容的具体语境和表达作用来分析。
“度芳洲,绿波碧草茫茫”的意思是:经过芳草地,看见绿波荡漾,无边无际的碧绿的草丛。“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芳洲”,指芳草地,泛指水边平地。“便觉一片春情,分付与离觞”,意思是:便觉得一片春意,都交给离别的酒杯了。“便觉”,即“便见”。“片”,全部的意思;“分付”,交付、给予的意思;“离觞”,“离别的酒樽”,代指酒杯或别筵。这两句的意思是:在芳草地上,看见绿波荡漾,无边无际的碧绿的草丛,便觉得一片春意,都交给离别的酒杯了。这两句是说:看到芳草地,绿波荡漾,无边无际的碧绿的草丛,便觉得一片春意,都交给离别的酒杯了。
“人在万梅花下,耐几分风雪,有几分香”的意思是:在万梅丛中,忍受着几许风冷雪寒,闻到几许花香。“花下”,句意为:在满山遍野的梅花树下。“人”,“承受”的意思;“耐”,忍受;“风雪”,形容风大而寒冷;“香”,这里指梅花的香气。这两句是说:在万梅丛中,忍受着几许风冷雪寒,闻到几许花香。这两句的意思是:在万梅丛中,忍受着几许风冷雪寒,闻到几许花香。
“却画桡载酒,邮亭折柳,别绪方长”的意思是:却乘画船载酒,来到驿站折柳送别,离别的思绪正在增长。“却”,却、又;“画桡”,指绘有精美画纹的船桨;“载酒”,载酒作别;“折柳”,古人常于送行时折柳枝以表惜别之情。这几句是说:却乘画船载酒,来到驿站折柳送别,离别的思绪正在增长。这几句的意思是:却乘画船载酒,来到驿站折柳送别,离别的思绪正在增长。
“青袍似草,飘零词笔,禅鬓苍苍”的意思是:穿着青布衣服像野草一样随风摆动,飘零的词笔,如禅僧般的头发已经斑白。“青袍”、“野草”都是比喻;“飘零”是“飘荡不定”“四散飘落”的意思;“飘零词笔”是指漂泊不定的文人墨客;“青袍似草”中的“青袍”,指青色的官服;“似草”比喻其像野草一样随风摆动;“禅鬓苍苍”中的“禅”,佛教用语,指和尚;“鬓苍苍”形容头发已花白。这两句是说:穿着青布衣服像野草一样随风摆动,飘零的词笔,如禅僧般的头发已经斑白。这两句的意思是:穿着青布衣服像野草一样随风摆动,飘零的词笔,如禅僧般的头发已经斑白。
“玉笛声中,吹起了、恋香双羽,花落江乡”是全诗最后两句,意思是:在玉笛声中,吹起了恋香双羽,花落江乡。这里的“双羽”应指舞妓所执之扇。
【答案】
湘春夜月
度芳洲,绿波碧草茫茫。便觉一片春情,分付与离觞。人在万梅花下,耐几分风雪,有几分香。却画桡载酒,邮亭折柳,别绪方长。
青袍似草,飘零词笔,禅鬓苍苍。玉笛声中,吹起了、恋香双羽,花落江乡。修眉镜暗,等甚时、重照梅妆。算再到,只空枝月影、宵深漏断,还上船窗。
赏析:
此诗写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首二句描写送别的地点、环境及送别的人物。三、四句写送别时的心情,五、六句写别后思念朋友的情怀。最后两句写自己回到船上的情景。全诗构思巧妙,情景交融,情感细腻委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