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春夜月
【注释】 湘春夜月:即“湘春夜雨”。 和《兰当词》:指和柳永的《凤衔杯·锁离愁》等词。 湘帘:湘妃竹帘。 《兰当词》:柳永所作,有“红烛背,绣被合,鸳枕亚、凤屏开”之句。 可红床:《兰当词》中“可红”二字,即指湘妃竹帘上的红色。 软碧琉璃:形容枕头的颜色。软碧:浅绿色;琉璃:一种颜色名,这里借作颜色解。 付与玉貌湘娥:意思是将这湘妃竹帘交给了湘娥(湘江之神)。 纤手弄明漪
注释: 乍微凉,不堪回首纑塘。 已经是战乱连年,惊恐地看到房屋被烧焦,瓦片飞散。愁对一帘风露,听隔花虫语,度到回廊。怅关河阻客,他乡明月,故国斜阳。 疏棂悄掩,横阑罢倚,烟袅残香。旅馆无聊,每惜此、如花才藻,似水韶光。谁家玉笛,更赚人、相忆垂杨。怪世上,尽红羊历劫,劳劳尘梦,难熟黄梁。 赏析: 湘春夜月旅思和韵 【注释】 乍 :忽然;微微。纑塘:指梳洗打扮后的妇女。纑,通“栉”,梳理。寇
【注释】: 湘春夜月 最销魂,画楼西畔黄昏。可奈送了斜阳,新月又当门。自见海棠初谢,算几番醒醉,立尽花阴。念隔帘半面,香酬影答,都是离痕。 哀筝自语,残灯在水,轻梦如云。凤帐笼寒,空夜夜报君红泪,销黯罗襟。蓬山咫尺,更为谁青鸟殷勤?怕后约误东风一信,香桃瘦损,还忆而今。 【赏析】: “最销魂”三句是说黄昏时,在画楼西边看到夕阳西下,但送走了斜阳,却迎来了一轮新月,这令人销魂的景色
【诗句释义】 湘春夜月帘,挂在窗户上。一层真是天涯。只恨花关隔住相思。出外小红先笑,海棠吹落,没有一个人知道。嫉妒的老鼠巧入,仙裙瞥露,银蒜声低。 生来命薄,香斑竹子,曾渍湘妃。化作波纹,任数遍千条万缕,愁丝丝丝。香消夜永,料汉宫门巷如斯。荡漾处,便真珠织就,衔花燕子,都要嫌伊。 【译文】 湘春夜月帘,挂在窗户上。一层真是天涯。只恨花关隔住相思。出外小红先笑,海棠吹落,没有人知道
【注释】 湘:湘妃。湘妃泪,传说中娥皇、女英二妃的眼泪化成的珠子。 花影:指月亮。 魂消:精神恍惚,神志不清。 绝代魂消:形容极度悲伤。 印重重叠叠:比喻花影重重,层层叠叠。 生绡画取:用生绢作画。绡,生绢。 芳池:即明镜池。在汴京宣德殿内,是宋徽宗赵佶的御花园。 真真:唐时宫中妓女对人呼唤的称呼,这里指赵明诚的妻子李清照。 瑶京:指天上的仙宫。“瑶”通“妖”,“京城”在这里用作动词。 悟时
诗句释义: - 挂蒲帆,好风吹送轻桡。一片泪迹模糊,都付与鲛绡。我已天涯伤别,更那堪君去,杨柳河桥。怕临歧执手,柔情欲诉,黯黯魂销。 - 金樽依旧,绿鬟低亸,酒醒今宵。奁月如钩,想照见、晓妆人倦,懒画眉梢。青天碧海,问嫦娥、可也无聊。者次第,有离愁万缕,寸心难理,莫剪并刀。 译文: - 在湘江边的夜晚,月光映照着停泊的船只。我挂上帆篷,微风轻轻吹送着我的轻舟。眼泪的痕迹模糊不清
湘春夜月,湘苹馆听雨,和中实、同黄雪舟韵。 暗还明。小帘飘满诗魂。恰是四角垂罗,低漾烛花昏。一种少年心事,把淡欢浓怨,占住芳春。怕那边阑角,梨花先褪,空剩香存。 楼阴窄窄,来香有路,去梦无门。此夕衾窝,定涨了、一池鸳浪,难阁行云。花枝太弱,莫枯他、两地愁根。算便有、那灵蛛结网,也兜不住、天上啼痕。 注释: 湘:湖南。春月:春天的月亮。湘苹馆:湖南长沙名胜。 和:应和,呼应。中实、黄雪舟:作者好友
注释: 湘春夜月:指作者的家乡湖南湘江流域。竹仙武陵,即武陵人,传说是屈原的弟子,居在洞庭湖边。寓书:寄信。素缘词债:指男女之间因诗词而结下的情债。当有偿矣:应该偿还。夏初:夏季开始之时。践:履行、实践。夏初之约:即实践夏初之约。 乍来时:突然来到。帘斜月黄昏:月光从帘缝中照进来。 记取:记得(这里用作动词)。小语:低声细语。衣边:衣服的边角。分赠与啼痕:分别送给我哭泣的痕迹。分赠:分别赠送
【注释】 湘春夜月:唐教坊曲名。又名《夜会引》。此词当为唐宣宗大中年间(公元847-860年)所作。“湘”即湘水,湘水在湖南境内,这里泛指江南一带。“瞿”(qú)印山,地名。“席观绳伎”,指看表演的女乐师们。“绳伎”,一种舞蹈,相传是楚人歌舞的原始形式。“金粟”,即月桂树,月下桂花发光如金色。传说月中有蟾蜍,月食时,其影象蟾蜍形,故称金蟾、金粟等。“销魂”,形容极度悲伤。“雁绳斜”,指秋千索下垂
湘春夜月重至西泠 为梅花,天涯曾载愁归。渐换满眼芳情,都与浸春卮。一枕渡头清磬,送贺郎老矣,忍解相思。剩断弦离席,残妆怨粉,留点歌眉。 注释: 湘春夜月重至西泠:湘江边的春天夜晚的月光再次映照在西泠。 为梅花,天涯曾载愁归:为了梅花而忧愁,远游到天涯。 渐换满眼芳情,都与浸春卮:逐渐改变了满眼的美丽情愫,都融入了春日的美酒中。 一枕渡头清磬,送贺郎老矣,忍解相思:在渡口边听着清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