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雍
笛家弄 笛家弄/笛家用耆卿韵 镶(zhuan)质仙姿,缟袂清格,天然疏秀。静轩烟锁黄昏后。影瘦零乱,艳冷珑璁,雪肌莹暖,冰枝萦绣。更赋风流,几番攀赠,细拈香盈手。与东君、叙暌远,脉脉两情有旧。 注释:镶玉般的身姿,洁白的衣袖清新而高雅。自然之中,她如同疏朗秀丽的仙子一般。寂静的轩窗,烟雾缭绕到了黄昏之后,她的倩影也显得有些消瘦和凌乱。那娇美动人的面容,虽然被寒冷的气息包裹着
【注释】 亭:指月台。玄霜圃:即玉池,传说中种有玄霜的水池。东君:春神。瑶英:美玉制成的花。蓝桥路:相传王母娘娘曾在蓝桥上宴请过牛郎织女。琼城:美丽的城楼。玉溪仙佩晚:形容女子佩戴玉制的香囊(仙佩)。西清:西陵,这里借指月宫。冰质:形容梅花洁白如雪。双成:仙女的名字。分春色:分享春天的美色。 【赏析】 此词是一首咏梅之作。首句写梅花所处环境,次句写梅花之美,第三、四句以牛郎织女为喻
迷神引 白玉楼高云光绕。望极新蟾同照。前村暮雪,霁梅林道。涧风平,波声渺。喜登眺。疏影寒枝颤,太春早。临水凝清浅,靓妆巧。 瘦体伤离,向此萦怀抱。觉璧华轻,冰痕小。倦听塞管,转呜咽,令人老。素光回,长亭静,无尘到。烟锁横塘暖,香径悄。飞英难拘束,任春晓。 注释:白玉楼高云光绕:白色的楼阁高耸入云,云雾缭绕。望极新蟾同照:远远望去,新月与月亮一起照耀。前村暮雪,霁梅林道:前边的村庄里覆盖着一层薄雪
【注释】 亭:亭子。放纤手:比喻用纤细的手指梳妆。梅妆:指画在眉毛上的梅花形图案。眉晕:眉色。远山长:眉毛修长的样子。新恨:新添的烦恼。凄凉:形容心情悲凉。驿亭人别后:指与友人分别后。寻春去:到野外寻找春天。尽是幽香:到处充满芳香,暗喻春天来临。清浅:清澈见底。水月:水中倒映的月亮。虚廊:空荡荡的长廊。 【赏析】 这首词写离愁别绪和惜春伤春之情。开头三句,点明时间、人物、环境。“伫立”二字
诗句: - "夜色娟娟皎月,梅玉供春绪" - 描述夜晚月光下梅树如同玉石般美丽,春天的思绪在梅树上弥漫。 - "不使铅华点缀,超出精神淡伫" - 不让华丽的装饰来修饰,保持精神的纯净与淡定。 - "休妒残英如雨" - 不要嫉妒那些像雨后的残花一样凋零的美。 - "清香眷恋,只恐随风满路" - 花香留恋,担心随着风到处飘散。 - "散无数。江亭暮" - 花瓣纷纷扬扬地飘散
注释: 塞孤次柳耆卿韵雪江明,练静波声歇。玉浦梅英初发。隐隐瑶林堪乍别。琼路冷,云阶滑。寒枝晚、已黄昏,铺碎影、留新月。向亭皋、一任风冽。 译文: 雪后江面明亮,水面的波纹已经消失。玉浦的梅花刚刚绽放。隐约可见瑶林般的景色,让人难以分辨是真实还是幻觉。琼楼的阶梯寒冷而滑腻,寒枝在黄昏时分摇曳,留下新月的影子。我独自站在亭子上,任由风吹拂着。 歌起郢曲时,目断秦城阙。远道冰车清彻。追念酥妆凝望切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又名《忆秦娥》。双调,六十一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或两仄韵。 春太早:春天来得过早,指春天的开始。 十二玉楼:指皇帝的宫殿。十二,这里泛指很多。 深院悄:寂静无声。 何草草:多么匆忙。 临水幽香缥缈:指梅花在水的映衬下,香味很淡,飘渺而远。 仿佛淡妆窥照:似乎在淡淡的妆容下,她偷偷地照了镜子。 日边人未到:天边的太阳还没有到达。 纷纷萦古道:纷纷的梅花像一条条丝带
【注释】 春事:指春天的景色,也指春天的气象。为谁:替谁,为了谁。小园香径:即“小园香径”,指花圃中的小路。对霜林:面对霜树。危阑(lián)凄断:指在高楼危栏上听到那哀婉的笛声,禁不住为之断肠而哭泣。吹到:吹奏到。呜咽:指笛声悲咽。最好:最合适。行人先折:指行人最先来到亭子下。 【赏析】 此词描写了一幅深冬时节的小园寒月图,以景结情,意蕴无穷。全词语言质朴、明快,写景状物生动传神,富有情趣
【注释】 十二时慢:词牌名。 谢池泛玉,波暖琉璃初暖:形容春日阳光明媚,水面波光粼粼。 睹靓芳:看到美丽的花草。靓,美好、美丽的意思。 尘冥春浦:指春天的江面被浮萍遮蔽,看不到远处的景象。 水曲漪生遥岸:水中的涟漪从远处的岸边荡起。 麝气柔:形容花香淡雅。 云容影淡:形容云彩轻盈飘渺,像影子一样轻淡。 正日边寒浅:太阳的余热还没有完全散尽。 闲院寂,幽管声中,万感并生,心事曾陪琼宴
亭前柳 拜月南楼上,面婵娟、恰对新妆。谁凭阑干处,笛声长。追往事,遍凄凉。 看素质、临风消瘦尽,粉痕轻、依旧真香。潇洒春尘境,过横塘。度清影,在回廊。 注释: 拜月南楼上,面婵娟、恰对新妆。谁凭阑干处,笛声长。追往事,遍凄凉。 注释: 拜月楼,是苏州旧时的一种建筑形式,有“拜月”二字,故称“拜月楼”。这里指的是拜月楼上的女子。她们梳妆打扮,站在栏杆边吹笛子,笛声悠扬而哀伤。她们追忆着过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