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恭亨
【注释】 出师已捷:出师,指刘建藩出征讨伐。已捷,指战争胜利了。 痛旋殉之:悲痛地转战而死于敌阵。 赫赫株州:指株州战役。株州,地名。 陷围不死于兵而死于水:在敌军的重围中,他宁愿牺牲自己而不死于刀剑之下,却因淹死在水里而死去。 护法未终:指黄兴还没有死。 幸有来者:幸好还有后来的人接任。 巍巍国葬:指隆重的国葬仪式。 旌烈:表彰忠烈。 既比为蔡亦比为黄:既把刘建藩比作蔡锷、黄兴一样忠烈
【注释】 挽联:旧时在丧葬活动中,吊唁的人所写。 晚节:晚年的操行。 黄蔡:指东汉末年名将黄忠和马超。 战功:作战立下的功绩。 盖棺:棺材。 长沙:古郡名,今属湖南。 陷落:被攻陷。 焦陈:指东汉光武帝时的将领焦导、陈俊。 横死:横遭祸难而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一位革命烈士的挽联,表达了对烈士英勇斗争精神的赞扬,以及对烈士不幸遇难的哀悼之情。 首句“晚节与革命相始终”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格式要求和注释: - 先输出诗句,然后给出译文。 -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 在必要的地方加上注释。 - 最后附上赏析。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大教育家,而未普及国民,徇铎心长,美犹有恨: “大教育家”指的是伟大的教育家,这里的“徇铎心长”可能指的是教育家为了普及国民教育而不懈努力的心志。 “美犹有恨”可能是指虽然做出了贡献,但仍然感到有些遗憾或不满
【注释】 鄂:指湖北。树藩:指陈树藩,字介石,湖南湘乡人。先河:比喻前车之鉴或榜样。父执:父亲的朋友。同官:在同一机构中做官。天宝:唐代安史之乱后,唐玄宗逃往四川途中在马嵬驿被杀,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苦兵:形容战争艰难困苦。理财:治理国家财政。刘晏:唐代名臣,曾任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主持过全国的财政经济工作。斡旋:调解。 【赏析】 《代挽陈树藩联》,是一首七律
【注释】 曰:是,称;儒家:指孔子。儒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儒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革命家:指孙中山。孙中山: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孙中山: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 盖棺论今定:意思是说人死后才来评断他的是非功过。盖棺:棺材。定 以瘁死:指为国捐躯。瘁:劳累过度,这里指因公而亡 忧国死:为国家担忧而死。忧国:为国家忧虑,担心国家前途命运。 铸像礼亦宜
【注释】 挽刘建藩联:这是为刘建藩写的挽联。 零陵义师:指唐末零陵的抗金义军。 亦犹黔滇义师:也就像那黔中、云南的抗金义军一样,都是捍卫国家的武装力量。 各为护法战:都为了保卫国土而战斗。 黄蔡国葬:即黄巢、蔡锷等人被追悼入土时,皇帝亲赐的国葬。 轩然洞庭波:形容波澜壮阔,如洞庭湖上掀起的风浪。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刘建藩去世后写的挽联。刘建藩是湖南人,曾在太平天国起义军中做过事,后来加入清朝
【注解】 同起:共同起兵。尺籍:指《三国志·魏志》中的“尺籍”,即用尺子记下的户籍,借指士兵或士兵的家属。五符:指古时用以调兵、征兵的符节。革命成功:指辛亥革命的成功。称鄂为一时劲兵处,意思是说在湖北地区成为一时的劲兵集中地; 竟从:终于跟随。银涛白马:这里暗指黄巾军起义。汉末黄巾起义,以张角为主,号“天公将军”,所以称为“黄巾”。困垓遗恨,意思是说在垓下(今安徽宿县东南)被曹操打败,留下了遗憾
【注释】零陵:郡名,今湖南省零陵县。株州:即浔州,今广西省桂平市。泰山:比喻国家。鸡口:小鸡的嘴巴,比喻才能低的人。牛后:大牛的屁股,比喻才能高的人。 【赏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是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和世态炎凉的不满,表达了对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念。 诗的前两句“挽刘建藩联 起零陵,战株州,重于泰山,男儿死耳;”,意思是说:我们挽住刘建藩的手臂一起行动,从零陵出发,攻打浔州(今广西桂平市)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此诗为挽联,由上句“帝制告终”下句“演革命未曾有创局”可知挽的死者李达武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于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八月十九)率革命军攻入武昌城,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革命活动。 下句“败兵四溃,手枪自拟”,说的是在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党人并没有像他们所期望的那样取得政权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和手法特点来分析,即可作答。“用讨莽杀身,问天下更谁能议唐李敬业”的意思是:为讨王莽而战,杀身报国,问世间谁人能比得上唐代的李敬业?这两句是说,自己为讨伐王莽而战死,可问世间还有谁能像李敬业那样为国捐躯,舍生取义呢!“使臣佗去帝,惜死前不及见流法拿破仑”的意思是:我被派往远方,皇帝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