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儒家,曰革命家,盖棺论今定;
以瘁死,以忧国死,铸像礼亦宜。
【注释】
曰:是,称;儒家:指孔子。儒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儒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革命家:指孙中山。孙中山: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孙中山: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
盖棺论今定:意思是说人死后才来评断他的是非功过。盖棺:棺材。定
以瘁死:指为国捐躯。瘁:劳累过度,这里指因公而亡
忧国死:为国家担忧而死。忧国:为国家忧虑,担心国家前途命运。
铸像礼亦宜:意思是说塑像祭祀也适宜。铸像:用木头、泥土等做成雕像。
【赏析】
此诗写于1913年5月27日,作者任南京政府大学院院长时。当时袁世凯正阴谋称帝,全国掀起了反袁斗争。作者在悼念一位殉难的革命先烈的同时,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和对袁世凯称帝的愤慨。
首句点题:“曰儒家,曰革命家”,这是两个并列的宾语,即“儒家”与“革命家”。这两句话表明,这位烈士是一个儒家学者兼革命家。
颔联两句,从不同的角度,赞扬了他忠于国事的精神:“以瘁死,以忧国死,铸像礼亦宜。”他为了国家,不惜劳累而死;他为国家担忧忧虑而死,所以塑造他的石像也适宜。
尾联两句,是对烈士的颂扬:“盖棺论今定。”人死了才能评断其是非功过,所以只有等到他的尸体入土后,我们才能定夺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瘁死,以忧国死”则说明他是忠君爱国而死,所以应该受到人们的尊敬。
全诗结构严密,语言简洁,一气直下,不蔓不枝,充分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