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恭亨
【注释】 慈利:古县名,今为慈利县。 符言验也:符箓之言有验证。 惠逆:指祸殃不顺。 殆如影之随:好像影子随着形体的移动而移动。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是诗人对“天符醮联”的一种议论。作者认为“祷于上下,神袛姑尽人以事”,意谓上天可以祈祷。但祈祷的对象,既包括了天地万物,又包括了世间所有的人和鬼怪,因此,“祷于上下,神袛姑尽人以事”,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诗人说
【注】 1. 阡:坟墓。 2. 永叔:王安石,字介甫。(见宋史·王安石传) 3. 天门:山名。在江西铅山县。 4. 表里:外与内。 5. 十六峰:指天门山的十六座山峰。 【赏析】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被贬官,其母王氏一直鼓励他坚持改革。此诗是王安石贬官途中写给王氏的。 第一句说“儿有雄文”,即儿子写了很多很有气势的文章。“述”即“作”,“述阡后”指王安石的散文《读(葬花吟)》等作品
这首诗是挽歌,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1. 母严断织,母慈折嵏:这两句描述了母亲严格的教育和慈爱的行为。 - 注释:母亲的严格要求和关爱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品格。 - 赏析:通过母亲的教育和关爱,孩子学会了自律和感恩,这是母亲教育的成功。 2. 大年令名,德所称也:这两句赞美了母亲的品德和名声。 - 注释:母亲的德行和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句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作答。“挽于保寿妻联”是全诗的序言,点明诗题;第一句是说妻子去世时才十岁,那细嫩柔滑的肠子被寸寸地扯断,怕说出父母养育之恩;第二句写丈夫悼念亡故的妻子,到了二毛(指四十岁)的时候,只剩下空余的挂念和思念之情。“挽”的意思是:挽着。“保寿妻联”的意思是:挽着保寿的妻子。 【答案】 ①前妻去世时
诗句释义 1. 佛本无灵:这里的“佛”指的是佛教中的佛陀,是佛教的创始人。“无灵”则表示佛陀没有特殊的、超越常人的灵性。在佛教中,佛陀被认为是觉悟者的象征,但并不具备超凡脱俗的神性。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佛陀本性的理解,即佛陀并没有超出常人的灵性或神性,他只是一位普通的觉悟者。 2. 安知地狱天堂之非幻:“安知”表示哪里知道或如何能够知道。“幻”在这里指的是虚幻、不实之物。这句话是在说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其内容如下: 无心作张志和,浮家泛宅; 有志学哥伦布,觅地殖民。 注释: 1. 无心作张志和 - 张志和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以他的诗风和生活态度著称。他常常被描述为“无心于仕途”的人,即他并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过着一种逍遥自在的生活。 2. 浮家泛宅 - 这个词语描述了一种生活方式,即没有固定的住所,而是随着船只在水面上漂泊,这反映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3.
译文:在慈利县城,有天符醮,这是为了祭神的。祭祀之礼,大概是不能禁止的吧! 注释:蜡:指古代的祭祀活动。报:报答。殆:大概。 赏析:慈利县城天符醮联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诗,全诗共四句,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首句“诸蜡之为报乎”,意思是说,在慈利县城,有天符醮,这是为了祭神的。祭祀之礼,大概是不能禁止的吧!第二句“殆亦礼所不禁者”,进一步强调了祭祀之礼的重要性。这句诗的意思是说
建火醮联 是能神反风灭火之功,击鼓刑牲,聊答厚贶; 不必有烂额焦头其事,徙薪曲突,在防未然。 注释:建火醮联,指举行祭祀求雨的仪式。是能神,指神灵,这里指祈求风雨的神祇或自然现象。反风灭火,指用风吹灭火灾。击鼓刑牲,意思是用鼓声来震慑鬼神,用牺牲来祈求上天降下及时雨。聊答厚贶,意思是姑且应答一下天赐的恩泽。烂额焦头,形容遭受灾难的人狼狈不堪的样子。徙薪曲突,意思是搬动柴草、堵塞烟囱,防止火灾发生
注释:慈利县城的天符醮,祭祀活动开始;猎比的国家仍然狂傲。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古代中国的一个祭祀仪式,即“天符醮”。这个仪式在慈利县城举行,旨在祈求神灵保佑和保护。诗中的“冬烝义所起”指的是祭祀活动从冬天开始,象征着寒冷的冬天也迎来了温暖的气息。而“猎较国犹狂”则表示猎比国家仍然疯狂,可能是指这个国家仍然不听从神灵的旨意,继续进行疯狂的行为。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祭祀仪式
【解析】 题干所给的“赈饥台联”是指元代诗人揭傒斯所作的《赈饥台联》,该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内容为:呼尔而与之,新鬼故鬼;可以无饥矣,前台后台。 ①“新鬼故鬼”一句意为:请你们来吃吧,死去的人和活着的人都能吃到了。其中“呼尔”是“来啊”的口语化表达。②“可以无饥矣”一句意为:这样我们就没有饥荒了,其中“之”是“你”的古汉语读音。③“前台后台”一句意为:这是上流社会,那是下流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