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虬
诗句释义与翻译: 凤折莺离恨转深, 此身难负百年心。 译文: 凤凰折断了它的翅膀,莺鸟离开了它的身影,我心中的怨恨越来越深。 我无法承担这份百年的情意。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后期诗人罗虬创作的,以美女红儿为线索,展现了红儿的美的魅力。全诗运用“尊题”格的修辞法,既择古之绝代佳人与红儿作“比”,又从而“优劣”之,极力刻画雕阴(故城在今陕西富县北)官妓杜红儿美的魅力
诗句译文: 杜红儿,名不传,色冠群芳,貌美如花;她不仅美丽动人,还聪明睿智。不同于一般的妓院女子,她的美貌和智慧使她在众多美女中脱颖而出,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她的美丽不仅在于外表,更在于内心的善良和聪慧,这使得她在众人中独树一帜,无人能及。 赏析如下: 1. 诗歌背景: - 杜红儿是唐代后期的一位歌妓,容貌出众,擅长歌舞,深受当时副将的喜爱。然而,好景不长,当她的美色吸引了一位官员时
诗句原文: 逗玉溅盆冬殿开,邀恩先赐夜明苔。 红儿若是三千数,多少芳心似死灰。 注释解释: 1. 冬殿开:冬天的宫殿中开放,形容景象美丽,气氛热烈。 2. 夜明苔:夜晚生长的苔藓,常被用作装饰品或象征长寿。 3. 红儿若是三千数:假如红儿有三千名之多。 4. 多少芳心似死灰:形容内心极度悲痛,像死灰一样无生气。 翻译: 在寒冷的冬天,宫殿里开放着美丽的景色,仿佛是热情洋溢的季节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词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把握全诗大意,理解关键词语的表达效果。注意答题步骤:第一步,读懂诗的内容;第二步,分析诗歌结构;第三步,理解词句含义;第四步,把握诗歌的情感。 “画帘垂地紫金床”
诗句原文: 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断百花鲜。 马嵬好笑当时事,虚赚明皇幸蜀川。 译文: 我的名字如同天赐的恩泽,覆盖了方圆五里的天空,花香弥漫至整个春天。 马嵬坡上的笑话,让当时的君王失去了江山,可惜他未能意识到这一失误。 注释: - 姓字:指名字 - 尺五天:形容恩惠极大 - 芳菲占断百花鲜:形容花香四溢,胜过其他花卉 - 马嵬坡:位于今中国西安市附近
【注释】 魏帝:唐睿宗李旦。休夸:不要夸赞。薛夜来:唐代女诗人薛涛的字。绡:一种丝织品,有光泽,薄而透明。縠(hú):绉纱,一种质地轻薄的丝织物。称身裁:适合自己穿着的裁剪。红儿:指薛涛,唐代女诗人。秀发:指她那飘逸的黑发。君知否:您知道吗?倚槛:靠在栏杆上。繁花:盛开的花。带露:沾着露水。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面上是一幅美人倚栏观花的情景。首句写人,次句写物,三、四句写景,末句点明题意
【注释】 红儿:指唐代宫女杨玉环。深夜:指唐玄宗与杨贵妃在长生殿幽会的夜晚。休说:别说。绣衣裳:比喻杨贵妃的容貌。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借咏真珠比美人。首句写诗人在黄门省时已识得杨玉环之才情,次句写她美丽如“真珠”。三、四句以“若见”两字起兴,暗示自己对杨贵妃的爱慕之情,而最后一句又用“休说”两字点出自己的心意。这首诗含蓄蕴藉,不露痕迹
比红儿诗 杜红儿之美,超越群芳 1. 渡口诸侬乐未休 - 渡口之景,众欢聚 - 欢乐之中,红儿最娇艳 2. 竟陵西望路悠悠 - 竟陵之地,风景如画 - 西行之路,遥远而漫长 3. 石城有个红儿貌 - 石城之畔,红儿独步 - 美貌无双,令人难忘 4. 两桨无因迎莫愁 - 无桨之舟,难迎莫愁女 - 红儿之魅力,难以言表 5. 杜红儿美貌年少 - 杜红儿年幼美艳 - 智慧悟性,非凡出众 6.
诗句原文: 千里长江旦暮潮,吴都风俗尚纤腰。 周郎若见红儿貌,料得无心念小乔。 注释解释: 1. 千里长江:长江绵延千里,波涛汹涌,象征着宽广和深远。 2. 旦暮潮:表示每天早晚都有大潮的涌动,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变化的无常。 3. 吴都风俗:吴指的是古时候的吴国,这里泛指江南一带的城市,风俗即当地的习惯和文化。 4. 尚纤腰:强调当地人以纤细的腰身为美,反映了当时的美学观念和审美取向。 5.
注释: 1. 月落潜奔暗解携,本心谁道独单栖。 2. 还缘交甫非良偶,不肯终身作羿妻。 赏析: 这是一首借物抒情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月落和嫦娥奔月的场景,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第一句“月落潜奔暗解携”,描绘了月亮落下的情景,暗示着离别和分离。这里的“潜”字,形象地描绘了月亮悄然落下的情景,给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感觉。 第二句“本心谁道独单栖”,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孤独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