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虬
【注释】 破瓜年:指女子十六岁,古代称少女十六岁为破瓜年。几百花颜:形容容颜如花似玉的美女。南朝:指南朝(刘宋、萧齐、萧梁)。梅妆:指南朝时女子所画的梅花妆。等闲:平常。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咏历史上的红儿之美貌,暗喻当时南宋王朝的国色天香,赞颂南宋抗元的忠义精神。 “明媚何曾让玉环”是这首词的上片,写红儿之美艳。首句“明媚”二字点明主题,即写红儿的美,但并不直说,而是用一个比喻
注释:我打算学习心地的安禅,但无奈红儿笑得这么开心。什么东西可以与她相比并,就像野塘初绽的一枝莲? 赏析:这首诗以拟人手法,将诗人比作红儿,用红儿的笑靥比喻诗人的心境和气质,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喜悦。诗中还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诗人的心境与“野塘初绽的一枝莲”进行比较,突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注释】 虢国夫人:唐代杨贵妃,号太真。夜妆:指夜间的化妆打扮。若为求得与红儿:意为为了能和杨玉环(红儿)争美。 醉:指酒醉。和:指调情、挑逗。香态浓春睡:意谓酒醉后娇媚的姿态犹如春睡一般。偃绣帏:意思是将绣帐放下。“偃”,同“掩”。 【赏析】 《比红儿诗》是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任江州司马时所写,是一首讽喻诗。全诗用比兴手法,借咏虢国夫人的美貌,讽刺了权贵们的荒淫无耻。 开头两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之一,题目为《比红儿诗》。下面是逐句释义: 舍却青娥换玉鞍,古来公子苦无端。 注释:舍弃了美丽的女子(比喻“青娥”)来换取一匹骏马(比喻“玉鞍”)。自古以来,贵族子弟为了追求名望和地位,不惜代价地追求这些虚妄的东西。 莫言一匹追风马,天骥牵来也不看。 注释:不要说这匹马能追风(比喻“追风马”),即使天上的骏马被带到眼前,也不会去看它一眼,因为它只是一匹马罢了。
注释: 金钗簇腻的发髻,照耀着如玉的金簪。见到她的时候,直向画屏间走去。黄姑阿母能判剖珍珠,十斛明珠也是闲。 赏析: 此诗描写女子美貌和富丽的妆饰,用笔细腻。首句写她的发髻,“簇腻”二字形容得十分美丽动人,“照耀”二字则突出了其光彩之亮。次句写她的容貌,“见时直向画屏间”,说明她是那么娇媚可爱,一见到她就让人移不开眼睛。第三句写她的富贵。最后一句写她的生活,“十斛明珠也是闲”,说明她的家世显赫
注释: 比红儿诗:这首诗是模仿《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咏白海棠》而作。 自隐新从梦里来,岭云微步下阳台:意思是说,我隐居在新家就像梦境一样,在阳台上缓缓行走如同踏着轻云。 含情一向春风笑,羞杀凡花尽不开:意思是说我含情脉脉地向着春风微笑,让所有的花朵都感到羞愧,都不敢开放。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模仿林黛玉的《咏白海棠》而作的。作者以“新从梦里来”形容自己的新家,表达了他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注释】 比红儿诗:指《红楼梦》中宝玉为黛玉所赠的一对金麒麟,其中一只名为“红儿”,另一只名为“比红”。 玉叶冠:玉制的头饰。 剪云裁月:形容头饰的制作精美。剪云,裁剪云状;裁月,裁剪形似月亮的图案。 照人寒:形容头饰的光辉明亮,使人感到寒冷。 风帽戴:指戴着风帽。 瑶池会上看:在瑶池仙境里观赏。瑶池,传说中的仙女居住的地方。上文“直使瑶池会上看”
注释: 1 笔底如风思涌泉:这句话意味着诗人的笔触如同风一般,思绪涌动如泉水般源源不断。 2. 赋中休谩说婵娟:在赋中不要说月亮和桂花的美丽,因为诗人已经用他的才华描绘了这些景象。 3. 红儿若在东家住:如果小红(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爱慕对象)还在东家(可能指的是她的家或她所在的某个地方),那她就不会有机会来欣赏这美景了。 4. 不得登墙尔许年:因为她没有来,所以诗人无法长时间站在墙外观赏。
诗句原文:一抹浓红傍脸斜,妆成不语独攀花。当时若是逢韩寿,未必埋踪在贾家。 注释解析: 1. 一抹浓红傍脸斜:形容女子脸部的妆容非常浓烈,颜色鲜明如一抹红色,斜斜地映衬在她的脸颊上。 2. 妆成不语独攀花:形容女子化妆完毕,静静地坐着,似乎对周围的一切毫不关心,独自攀折花朵,显得格外清高。 3. 当时若是逢韩寿:指如果当时女子遇到了风流倜傥的韩子高(韩寿),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4.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的诗,诗人通过描写红儿的故事来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戏水源头指旧踪”这一句中,“戏水”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而“源头”则是指这个地方的起点或起源。诗人在这里用“指旧踪”来表示自己回到了那个地方,回忆起了过去的事情。 “当时一笑也难逢”这一句中,“当时”指的是过去的情景或时期,“一笑”则是指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