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义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注意要理解全诗的意思,然后结合注释和关键词分析概括。 “罗浮仙子脱尘缁,远访湘江鼓瑟妃。”意思是:我如同仙女一样从罗浮山中走出,来到这湘江边寻找能演奏《鼓瑟》的美女,也就是传说中的舜帝二妃娥皇、女英。“仙子”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罗浮”是山名,位于广东。“罗浮仙子”比喻诗人自比仙女,以表达自己清高脱俗的情怀。“脱尘”,超脱尘世,指摆脱世俗的羁绊,“缁”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前两句写景,诗人以“小景”来概括,点明题旨:“四幅竹鹤图”。后两句写情,诗人以“一醉”来概括,表现他闲适的心情。全诗以“竹鹤”为题,而诗人却以“水云”“沧浪”来描写,可见其意境之大,境界之阔,胸襟之宏。 【答案】 译文:晚泊孤舟卧在水云乡的石床上,南风送爽,残醉醒来雨后凉意袭人。忽听渔笛声传来,惊起梦中白鹤。 注释:水云乡:指水云寺。袁州:今江西宜春市。何太守:指何昌明
【注释】 1. 秋:秋季。 2. 小画:即“小诗”。 3. 棹:划。 4. 剡溪:一条流经浙江嵊县的山涧溪流,因水清而名。 5. 先生:这里指作者自己。 6. 吟肩:诗人吟咏时倚着的身躯。 7. 梁园:汉梁孝王刘武的园林别墅,在今河南商丘南。 8. 兴未休:意谓心中的感慨未能消解。 【赏析】 首句写眼前所见,门外远山如老人般白发蓬松,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尽”字用得极妙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梅花、竹子、幽禽为题来表现自己的高洁品格和坚贞不屈的精神。第一首描写梅竹之高洁,第二首则赞美幽禽之高洁。“玉骨冰肌傲雪清”“岁寒碧筱结同盟”写梅花与竹子的清雅高洁;“幽禽也似怜芳质,故故飞来啄落英”写幽禽也懂得怜香惜玉,因此也飞来啄吃梅花上的花瓣。 【答案】 (1)译文:梅花和竹子都像玉一样美丽,它们的肌肤洁白透明,就像冰雪一般。它们在严寒中顽强地生长着
【注释】 秋:秋天。老树:指树木已经衰老。半荒凉:形容树木的枝干枯瘦,树叶稀少,显得十分萧条凄凉。篱下:篱笆旁边。黄花:菊花。晚独香:独自散发着香气。渊明:东晋人陶渊明。柴桑:陶渊明故居,今属江西九江县,在庐山附近。几回:几次。对酒:斟酒时对着酒杯。忆柴桑:回忆陶渊明归隐柴桑的日子。柴桑: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作者借咏陶潜之典以抒发自己晚年的孤寂之情
【注释】 四幅:四幅小景,指画中的四幅画面。竹鹤:即《竹鹤图》。 袁州:今江西宜春,是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袁宏道的故里。何太守:即袁宏道的好友何尚仁,曾任袁州知州。 琳宫:美玉雕成的宫殿,这里指仙境。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袁州时,常与友人袁宏道等一起游园赏景,并常常以画为伴。《竹鹤图》是袁宏道所画的小品,表现了一幅幽雅清逸的山水画,诗中赞美此画,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解析】 “忆我江南竹外居,几多苍翠荫窗虚”:回忆我住在江南竹林外的住所,那里有多少苍翠的竹子遮阴在窗前。 “碧云风卷凉生后,曾借清阴画读书”:清凉的白云在风中飘卷之后,我曾借凉爽的树荫来读诗作文。 【答案】 忆我江南竹外居,几多苍翠荫窗虚。碧云风卷凉生后,曾借清阴画读书。译文:回忆起我在江南竹林中的居所,那里有茂密的竹子,遮蔽住了窗子。清凉的白云在风中飘卷,凉爽的空气吹过之后
【注释】 都门:京城的南门。故人:旧友。 倍伤神:倍加忧伤。 驿亭:驿站。古代为传递公文,行人来往所设的供休息、住宿的小亭子或小屋。杨柳:柳树。 狼藉:杂乱的样子。 黄花:指菊花。 【赏析】 《送陈克让》,是唐代诗人高蟾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首联写诗人在几经送别之后,才来到陈克让面前,所以一见面就感到格外亲切;颔联描写了陈克让离别时的情景,以及作者对此情景的感受;颈联写秋日驿亭中的景色
小景四幅为竹鹤 江上芙蓉老素秋,西风乱飐白蘋洲。 渔翁罢钓归来晚,一曲沧浪古渡头。 译文注释: 江边的芙蓉已经老了秋天,西风吹动着白色的芦苇洲。 渔夫放下鱼竿回来得较晚,在沧浪古渡口唱起歌来。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宁静的江南水乡秋景图。首句写江上的芙蓉,用“老”字表现它的衰萎,用“素秋”点出季节,写出了芙蓉在秋天的凋零。次句写秋风,以“乱飐”表现其狂暴,又点出是秋季
注释:门前雪茫茫一片,江边寒气逼人,钓船上的人在寒冷中钓鱼。先生独自发清幽之兴,郢曲高唱,可以醉眠。 赏析:本诗以四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图。首句“门外茫茫雪满天”描写了外面的大景,雪茫茫一片,天与地融为一体,给人一种寂静、清冷的感觉。接着,第二句“江边寒压钓鱼船”,描绘了钓鱼的场景,虽然江边有寒意,但仍然有人在钓鱼,这又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丝生机。第三句“先生独发清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