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康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第一句:“去年遭水潦,今年复旱暵。” - 注释:描述了连续的灾害——去年遭受洪水,今年又遭遇干旱。 - 赏析:通过重复使用“水”字和“旱”字,突出了连年的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2. 第二句:“米价抵珍珠,薪刍贵如炭。” - 注释:粮食价格高到可以和珍珠相媲美,柴火和草料的价格贵到如同煤炭。 - 赏析:形象地表达了物资匮乏、生活困苦的状况。 3. 第三句
【赏析】 本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思亲词》。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亲情的深深感慨。 第一句“人皆有父我独孤,人皆有母我独无”,表达了诗人对于亲情的渴望和无奈。诗人说,所有人都有父亲和母亲,但我却孤独地一个人没有。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亲情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他的孤独和无助。 第二句“此身不知竟何得,白日堂上将谁呼”,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诗人说,我不知道自己究竟得到了什么
【解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景;第二联写送别的场景;第三联写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景;第四联写到别后相思之苦;最后两句以“风流文采”的荆州作结。全诗语言质朴、清新自然。 【答案】 注释: ⑴疏星堕江波:疏落的星星坠入江水中。⑵鸡鸣曙光白:公鸡打鸣报晓时天色已大亮。⑶驱车下长阪:驱车沿着山路而下。⑷岭南客:岭南的客人。这里指赵御史。⑸一何迟:何等迟延。⑹一何迫:何等急促。⑺来时雨雪交
【注释】 1. 思养堂:诗人自号思养子,故称思养堂。 2. 灵椿:指春神,即木槿花。 3. 雕风霜:形容岁月的沧桑。 4. 萱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人认为它可以解忧。 5. 金英:即金菊,秋天开的一种黄色花朵。 6. 翠叶:青绿色的叶子。翠,绿色。 7. 椿枯不复荣:椿树老了不会再茂盛。 8. 终天恨何极:一生遗憾无穷。 9. 梦魂中:梦中。 10. 聊得见颜色:只能通过思念看到她的身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所作的一首五言诗。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解析及其赏析: 1. 忆昔初通贽,鸡盟订自天。 - 注释:“回忆过去初次接受任命时的情景。” -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仕途起点的回忆与感慨。"鸡盟"通常指的是古代君子之间的誓言,象征忠诚和信义,这里可能是指作者与君主的约定或承诺。 2. 姓名虽久识,邑里各相悬。 - 注释:“虽然彼此的名字已经熟悉很久,但各自的家乡却是遥远的。”
【注释】 ①吊:凭吊,凭吊古迹。江公:指宋名臣江万里(靖州通守)。墓:坟墓。 ②昆南城:今湖南省芷江城。城外二里许:即距城约二里处。须浦:地名,位于今湖南芷江县西南。 ③墩头:地名,在今湖南芷江县东南四十里的长坪乡。原是前人一抔土:这里用夸张的手法,说明墩头是古人留下的一片荒地。 ④何年创作尼僧院:据《一统志》记载,元至元年间(1264—1294)曾建尼僧院于墩头,后毁于兵乱,故云“创作”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一首五绝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闻说君家景趣幽,东轩竹石映清流。 - 这首诗的首句提到了"闻说君家",意味着这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诗歌。"景趣幽"表明了诗人想要表达的主题是宁静、幽雅的生活。"东轩竹石"则是具体的描写对象,即在东边的屋子(轩)里,竹子和石头(竹石)被描绘得如画一般美丽。 2. 万竿苍玉松煤润,一块玄精墨沉浮。 - 这是对东轩竹石的具体描写
瓶中红梅 鲛人暗处冯夷国,织出丹绡如血色。龙王窃夺龙女哗,碎裂一声飞作花。 铁网千年沉海底,网得珊瑚价无此。剪裁不用并州刀,五出妆成三尺高。 舶商载归冻不折,入手火星弹指热。君不见惊人岂在红颜子,鼎味元生清白里。 注释:鲛人(jiāo rén):传说中住在海中的水族,能唱歌和跳舞。冯夷: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水神名。织出丹绡(shāo):织出了红色的丝绢。丹绡:红色薄绸缎。龙王
虞启东丧偶 朝露易为晞,佳人难再得。 虽然壮士心,谁能免凄恻。 侍郎有儿当少年,读书不减梁鸿贤。 一朝娶得孟家女,十年拨断琴中弦。 未赋白头吟,先歌绿珠怨。 入门空饮合卺杯,结发竟违偕老愿。 臼炊入梦事如何,葬玉埋香泣素娥。 湿透青衫声转咽,樱桃树下月明多。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对妻子的怀念之情。首句“朝露易为晞”,以清晨的露水比喻妻子的生命短暂而脆弱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分析: 第一句:“萱叶何青青,萱花何盈盈。” 这句诗描绘了萱草(即忘忧草)的叶子是多么的青翠,花朵又是多么的鲜艳。萱草的花语是遗忘悲伤,象征着希望和美好,所以这里的“青青”和“盈盈”都是美好的象征。 第二句:“花繁识土沃,叶盛由根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