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之淳
韩信城 雉堞平来事已休,淡烟芳草一荒丘。蒯生不作忠君计,吕氏方为少主忧。烹犬有时应自喜,缚鸡无力岂长谋。泗河两岸离离石,留与行人系晚舟。 译文: 雉堞平来战事已结束,淡淡的烟雾和芬芳的草木构成了一个废弃的山丘。蒯(kuǎn)生没有忠诚于君王的想法,而吕氏正在为年轻的君主担忧。有时候烹煮狗可以令人感到满足,但束缚鸡的力量却无法持久地计划未来。在泗河两岸,有许多零散的石头,它们被留给了那些旅行的人
《清明日》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 1. 不觉离家月再圆 注释:不知不觉中,离别家乡已经过了一个月。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流逝和故乡的怀念。月亮的圆缺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离家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诗人不禁感慨万分。 2. 船头插柳记流年 注释:在船头的柳树枝上插上柳枝
百年的形胜几度风尘,如今升平气象新。 月里响着鼓钟官寺的晚钟,河上飞起的白鸥和杨柳映衬出春天的气息。 停船的老客游历少,横矛的将军感慨多。 只有怀陵的芳草依然翠绿,东风依旧地吹着,像绿色地毯一般铺展。 译文: 岁月变迁,曾经的战争和战乱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如今国泰民安,一切都显得那么和平宁静。 在明亮的月光下,宫里的鼓钟声悠扬回荡,河面上的白鸥翩翩起舞,杨柳依依,春意盎然。
夜泊五河县 夜泊淮堤近五河,恶风吹面叹蹉跎。 青山更比吴中少,绿浪翻同汉水多。 去国何须事弓剑,思亲有泪落烟波。 三千里外江南客,却倚月明闻楚歌。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之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句“夜泊淮堤近五河”描绘了夜晚在淮河岸边停下船只的景象,五河县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的自然景观与吴中(今苏州地区)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现了一种苍凉的美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飘飘帆席去如驰,坐倚船窗看晚炊。 - 注释:帆船如同飞驰,我坐在船窗前观赏傍晚的炊烟。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诗意的画面,帆船在平静的水面上疾驰,仿佛在追赶着什么,诗人则安静地坐在船窗旁,欣赏着远方的晚炊,这种静与动、近与远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期待的心情。 2. 河口驿亭题泗水,山头县郭认盱眙。 - 注释:在河口的驿站上题写了泗水的诗篇
【诗句释义】 年年出郭(城)送(迎接)残春,短履轻舟四五人。 斗草赋诗分险韵,折花行酒记多巡。 山从茑坞看青霭,水入梅溪采白蘋。 今日春归身是客,天涯相忆泪沾巾。 【译文】 每年春天我都要离开家乡到城外迎接春天的到来,我们穿着轻便的鞋子乘坐着小舟四五个人一起出行。 在斗草时我们一起创作诗歌,用韵律游戏来分胜负,然后一起喝酒赏景。 我们沿着山涧行走看到山中的青霭,我们进入溪边采摘白色的莲花。
【注释】 晓阁:早晨的阁楼。疏钟:稀疏的钟声。午店鸡:中午的商店里的报晓声。客途:旅途中。风物:自然景物。葡萄引蔓青缘屋,苜蓿垂花紫满畦:葡萄和苜蓿长满了房子周围,紫色的花朵布满了田地。雁塔雨痕迷鸟篆,龙池柳色送莺啼:雁塔的雨迹迷乱了鸟儿的篆刻,龙池边的柳色送来了黄鹂的叫声。冠盖:官帽车盖。多黄土:很多都是黄土堆成的。翁仲:古代陵墓石人,此处指陵墓。石马嘶:石马在呻吟。 【赏析】
清流关晓望 星河不动晓苍苍,淮楚人烟接混茫。 客路风光未寒食,马头山色又滁阳。 车书人物今王业,禾黍桑麻古战场。 北望天兵四千里,貔貅万骑俨成行。 译文 清晨我站在清流关的高处远眺,只见天空中的星河静静闪烁,大地一片苍茫。 淮水和楚水两岸的人们烟波浩渺地相接,天地间浑然一体。 旅途中的风景还带着春天的气息,但已到了寒食节,人们开始准备过节。 马头山的景色依旧美丽,仿佛滁阳又回到了往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友人》。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几回投笔厌窗鸡,今日云边入马蹄。 - "几回投笔": 表示多次放弃写作,不再用笔记录事物,可能是由于厌倦或不满。 - "厌窗鸡": 指厌倦了每日重复的生活或工作。 - "今日": 现在的意思。 - "云边": 形容遥远的地方,如同云彩的边缘。 - "入马蹄": 形容骑马迅速,如马蹄声。 2. 欲赴陈王燕平乐,还同李愬入淮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背诵,理解内容时应注意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注解。 “项王城”:指泗州城北的项王故址,是项羽失败的地方。 “千古令人叹未平”,意思是说项羽失败已经很久,但人们仍然为他的失败而感到惋惜。 “韩信归刘知有主”:韩信归降刘邦,知道有一个靠山。 “范增辞楚计无成”,意思是说范增辞别项羽,计谋没有成功。 “江淮不洗英雄恨”,意思是说江淮一带不能洗净英雄们的遗憾。